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立報犇報聯播:複數的「本土」?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3.09.05 00:00
複數的「本土」?

文/酸檸檬

親愛的L,

  你的來信提到香港的「本土」論述,以及這個符號的爭奪、詮釋。翻了些文章,發現所謂開放、進步的本土論,幾乎都回溯到2000年代中後的天星、皇后碼頭保留運動。這令我疑惑:保留天星、皇后碼頭時提出的「本土」,可以直接置入當前的對立結構嗎?

  2007年,保衛天星、皇后碼頭的呼聲自香港傳來台灣,當時我聽到兩點論述相當有意思。首先,保留這個濃縮了港英殖民意象的地點,以作為回歸之後香港反省殖民狀態的物質條件,因為它曾是民眾的反殖民行動的集會處,例如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中文運動等,就發生於這塊包括了皇后碼頭、愛丁堡廣場、大會堂、天星碼頭的海濱區。第二,爭取「空間規劃民主」的重點,在於「民眾」,尤其是移工、移民、工人的城市空間進用權,因為碼頭的空地,是中環的移工、外傭休假時,幾乎僅剩的免費聚集場所。

  這兩點之所以重要,在於無法切割來談。保留天星、皇后碼頭行動,隱含了一條歷史軸線,那是藉著保留這個空間,進而保留這個空間所維繫的人民記憶。過去民眾曾聚集於此地,反抗港英殖民政權的文化政治、追問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認同問題。然而回歸之後的香港,被更加深刻地整編入東亞新冷戰結構,代議選舉作為唯一的民主模式,成為一國兩制下幾乎必然的「另一制」,而「香港市民」作為向特區政府爭取民主的主體,還肩負「促進中國民主化」的宏大使命──換句話說,正是「民主抗共」的基本格局,鞏固了「香港市民」這一身分。保留天星、皇后碼頭可以是進步的,因為它點出資本主義空間內的階級區隔,照見了外傭、移工、工人、非華裔港人的落腳處。港英遺留下的大批印巴、尼泊爾、非裔傭兵,以及九〇年正式輸入的外藉勞工們,這些被資產階級法權排除於外,又被資本主義消費空間區隔於城市的各種「非中產階級市民」,恰恰就是衝撞資產階級國家法權、形式民主、中產階級價值觀的重要存在,更是香港特殊的去殖民情境下的進步因素。

  2007年1月,保留運動發起「本土號」登陸行動,載有移工、移民、工人的輪船,仿製港英政權的登陸,踏上中環皇后碼頭,反諷這個被殖民者與資本家霸據的空間。該追問的是,若保留天星、皇后曾具有這般意義,為什麼十年不到的今日,當它被重新闡述時卻不見了?今年六月,香港的「本土」爭論正夯,陳允中以〈開放派與土著派的本土想像〉一文區隔「開放」與「狹隘」的兩種本土,所謂「開放本土」是這麼定義的:「本土行動(開放本土派)堅持,任何人只要立志將香港當成唯一安身立命的城市,放棄上一代人用腳投票(移民)的投機心態,就是本土派」,並引了「本土號」登陸行動:「『本土號』上的『本土派』有居港權家長、重建區街坊、外傭團體、工人等等我城的邊緣族群。這些土生土長或非土生土長的『我們』,象徵性的代表多元及開放的香港人在皇后碼頭登陸,標誌着最無權的人民立志要反抗獨裁政權,誓必重奪我城的自主及自治權。」

  弔詭在於,「立志將香港作為唯一安身立命的城市」,正是一種以行政區域為邊界的身分認同,而「我城的自主及自治權」則關係到一地公民權的取得;這兩者,恰恰都對移工、移民設下了很高的門檻。觀照南韓、台灣等東亞冷戰區域的民主化歷程,民主代議制度實行近三十年,仍無法直面移工、移民的平權問題,畢竟公民身分綁著選票,這直接影響了代議選舉的基數。資產階級國家的民主架構下,「開放、多元」等價值,終究淪為公民社會的人道關懷了。

  為什麼「本土號」行動,竟在多年後成為反動的修辭?這是不能迴避的問題。新冷戰情勢激化,「民主運動」的統合戰線幾乎整編了各種民眾運動與工人運動,「本土認同」正是重要的意識型態統合基礎:當年保衛天星、皇后碼頭的訴求停留在市民參與規劃、程序民主、空間自主,於是回過頭認可了「民主」的界線,而這條線必然與「港人」、「我城」的法權身分重疊。

  一個本土,各自表述。無論是道德聲援「非我族類」的開放本土,或是強調草根實踐、「家的意義」的社運本土派,又或壓寶在「佔中」上的自由派本土,這些「開放、進步、友善、非對立」的複影,都難以否認一個事實:它們和「狹隘、血緣論、製造衝突」的本土論者,都認同了一國兩制的前提,分享了同一個「民主抗共」價值,並為「中vs.港」的二元架構背書。

  面前是中共這頭「專制巨獸」,民主運動大傘一張,各種本土勢力再嘈雜,彼此終將連結,共譜下「抗共史」的悲壯篇章,我幾乎聯想到台灣的八〇年代。只是,誰是那些無法被寫下的人?

你的好友,E

(本文不代表立報立場)

========================

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

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全省發行量達2萬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

兩岸犇報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兩岸犇報部落格:http://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

FACEBOOK犇報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