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左右看:電價調漲合理嗎

立報/本報訊 2013.09.01 00:00
左看:理性的前提是透明

在府院強力護航下,10月1日電價調整即將上路,上週江宜樺院長親上火線,再次強調台灣的民生用電的電價全世界第2低、工業用電第4低,這不僅造成能源浪費、更讓台電瀕臨破產的邊緣,加上停建核四所放棄的3千億元投資,最終勢必要再次調高電費,而這將是「理性」決策下不得不然的結果。

然而,江部長卻忘記其理性推論的前提是具有信效度的推論過程,然而政府卻未透明、誠實的告訴我們:電價究竟是怎麼算的?沒有客觀、可公評的基礎資料,如何叫人民相信其結論?遑論要人民相信,台電團隊已確實盡到負責、有效的經營?舉例來說,台灣民生用電僅佔總用電量不到20%,而工業部門卻高達60%,且根據台北大學自然資源所張四立教授的研究:台灣電子業電費佔營收不到1%,即使最耗能的鋼鐵業不過4%,遠低於其毛利率。

根據理性推論,政府非但未終止「以民生補貼工業」的電業政策,在縮減工業用電優惠,同時降低住宅用電的累進懲罰,相對的卻不斷在資訊黑箱下,恐嚇民眾非核就要漲電費!

在台灣公民社會日趨成熟的今日,倘若馬政府能將資訊攤在陽光下,不僅能回應恐嚇人民的批評、甚至才是爭取人民「理性」認同合理電費的開端。

潘欣榮/公共化協會成員

右看:終止以民生補貼工業

10月1日確定將調整電價,在景氣低迷的此刻調漲固然造成民眾的壓力,但在貪圖低電價的代價,卻是用自己的納稅錢來補貼高用電戶,這樣自欺欺人的不平等,不僅不利誘使民眾節約能源,更讓政府進退維谷,無法理性面對台電虧損的現實,並推動合理的能源政策。

這是台灣維持「亞鄰最低電價」的結果,而可怕的是低工業用電卻無助於競爭力、景氣復甦,尤其低比例、被私人電廠壟斷的綠色能源政策,搭配高價向民營電廠購電的電業自由化政策,更嚴重挫傷台灣電業的合理化發展。

哪怕調漲電價能為台電增加每年500億元收入,但在這扭曲的官商體制下短期內就被鯨吞蠶食殆盡。而能源價格合理化的契機,除了政府要拿出魄力根治上述問題,或許可參考與台灣同屬低電價的韓國改革經驗,其民生用電略高於台灣、而工業用電卻是全球最低,每度比台灣還低兩成。但南韓政府發現,低電價固然帶動產業成功,卻導致電力公司累計虧損超過8兆韓元。

而近年韓國已停止「以民生補貼工業」的政策,一方面縮減工業用電優惠,另方面降低住宅用電的累進懲罰,如此不僅能照顧基層人民的生活需求、根本性提高幸福指數,更能為韓電的虧損劃下句點,台灣應該借鏡此經驗。

吳恆祐/社會評論人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