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社論:中國特色的上海自貿區

立報/本報訊 2013.09.01 00:00
今(2013)年8月中國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上海自貿區」,是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以上海外高橋保稅區為核心,輔之以機場保稅區和洋山港臨港新城,成為中國經濟新的試驗田。上海自貿區被視為「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的具體實現,由初任總理的李克強親赴上海調研,期待這個模式成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發揮示範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促進各地區共同發展」。

創造「李克強經濟學」一詞的巴克萊控股公司認為,其三大重要支柱乃:不提出刺激經濟政策,使經濟成長減緩;財政貨幣去槓桿化;結構性改革以改善經濟成長的品質。重要的是,前兩項經濟政策將取決於結構性改革能否成功,易言之,前兩項只是防弊,結構改革才是李克強經濟學的精髓。而所謂結構改革,其實大方向就是台灣早已耳熟能詳的「去管制化」,上周五(30日)中國大陸人大常會的決議,雖然較國務院提出的草案稍微「保守」一點,但確定上海自貿區「對國家規定實施准入特別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資」,暫時調整《外資企業法》、《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規定的有關行政審批,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去管制化的力度比原本李克強的規劃稍弱,不過一般認為這是為進一步去管制化作準備。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即走向資本主義乃毫無疑義,倘若有任何「中國特色」,最根本的差異就在於共產黨始終一黨專政,與西方國家宣傳資本主義必然帶來自由民主,顯然有矛盾。不過對於諸如華勒斯坦(I. Wallenstein)等認為資本主義是「反市場」的經濟學家,「中國特色」恰好是他們所謂資本主義的原型:去管制化其實需要更多的政府介入管制,以確保市場「不受管制」,正如上海自貿區主動對部分外資暫停實施或調整相關法律。因為一黨專政,政府相對於市場的自主性高,反而可以更有效的去管制化。

中國大陸揚棄追求經濟高速成長的迷思,以短暫的「硬著陸」進行結構調整,希望增加內需,擺脫出口低端製造品、以環境與苦力換取外匯的老路。對台灣而言,能夠配合轉型滿足大陸新增長內需市場的台商,固然可能在這波結構調整中獲益,但無法轉型的台商,可能變成回游的「惡魚」,這一點不可不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