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立報犇報聯播:重度影痴的北京觀影筆記(之二)

立報/立報犇報聯播 2013.09.01 00:00
在北京看電影--

重度影痴的北京觀影筆記(之二)

文/陸序

中國電影資料館:缺乏服務精神的影迷聖地

  中國電影資料館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位在二環積水潭一處名爲「小西天」的地方。從車馬喧囂轉進根本沒有人行道的路上,見到一個像頤和園裡那樣漂亮的大牌坊,拐進來就是。電影資料館(簡稱影資館)有個可容600多人的大影院,但過去排片只有周三、四、五的晚上7點各一場。除周三是中國老電影、周四和周五是外國片以外,排片就沒任何規劃可言。然而,在影資館看電影對多數觀衆來說却很划算,周三是10元,外國片則是20元,而北京平常的電影院,票價動輒就在80元以上。過去曾有陣子,影資館的外國電影兩部連映,無論你是要看一部還是兩部,都要交60元方可入場。說排片沒有規律,是相較我過去觀看影展和台灣電影資料館等他山之石而言。每月不過數次的放映,要不是「好萊塢」、「驚悚」、「歐洲之光」、「美麗人生」之類的所謂主題,就是選某位影人的3、4部電影出來放一放。嚴格來說,漫無章法,缺乏官方機構的服務精神。今年五月開始,周六日也各有兩場電影放映,各以「奧斯卡速遞」、「佳片放送」、「戛納之光」(即法國坎城影展影片)爲主題,給人的感覺是「有什麽,放什麽」,以此也可見得主辦方缺乏專業追求。

  除此之外,電影資料館還有一個特點,便是禁止18歲以下的觀衆入場。在中國大陸,沒有電影分級制度。也許正是因此,院綫電影中既沒有「成年人可以看的」深度,同樣沒有所謂「未成年人不應該看的」內容。有裸露、暴力的畫面出現時,既能說是尺度很模糊,也可以說是很包容,既然主演是三點不露的,那一切回歸影像時,自然是以觀衆的想像力來暗渡陳倉是了。(當我告訴我的同學,台灣電影院經常可以見到的「天邊許多朵雲」,也就是對「第三點」噴霧式的處理時,多數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六一兒童節剛過去,當天影資館的專場放映,選擇了安全得不能再安全的《捕鼠器》(1997)和《怪物旅店》(2012),對平時無法入場看電影的未成年人來說,的確也是難得的機會了。

  影資館是個是非之地。所有大小事,都可能引來一番爭執。不過,這點和中國大陸任何一個地方都一樣,所以也許不足爲奇。一回,放映奧地利導演Michael Haneke的《Funny Games》(1997,曾譯爲:大快人心),影片講述一個有錢的家庭,到鄉下別墅渡假,遭到沒有任何緣由的陌生人虐殺的故事(這是虛構的故事)。電影挑釁觀衆的仇富心理(意即廣大群衆對「先富起來」的人們産生的「羨慕、忌妒、恨」的情緒)和對性與暴力的窺視欲。放映到一半,後排觀衆因細故,吵架的聲音在全場擴散,歇戰片刻,另一處的男女觀衆(估計三人)也起了爭執。

  電影仍在繼續放映,却不斷傳來該觀衆要求「道歉」的咆哮聲。與我同場觀影的大陸友人認爲,「中國人還不能看這樣的電影」、「太刺激了,中國人受不了」,我不是受大陸教育長大的,不予置評,但友人堅信這些在影院屢屢發生的黑暗中不可見的火爆,和這些電影的內容有絕對的關係,我也只好楞楞的表示同意。這回爭端,很難得的吸引了館方的注意,一個老大爺持著手電筒進來,東瞧西看的,然後就出去了。往昔,電影資料館的放映,可謂沒有一場是能完整放完的。(如果《電影之死:歷史、文化記憶與數字黑暗時代》作者保羅•謝奇•烏塞(Paolo Cherchi Usai)所說的「元電影」存在的話,那只能說在影資館,我們根本不知道看的是什麽了。)如果放映的是膠片,兩盤膠捲接不上,或接不好,都是常態,斷個6、7次,暫停1、2分鐘都還能忍受。數位放映時,因爲各種難以理解的原因,片子也會放斷,或是放不完整(並非殘片),數百觀衆呆坐個5分、10分鐘的,沒人能說出個道理。近期爲慶祝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開幕而放映的《新舊上海》,由程步高在1936年導演,正片還未放完就不了了之,燈光全場大亮,觀衆不知所措,却「這裡沒人負責」。有觀衆開駡,也有人勸架,一部很有意思的影片,在最精采的袁先生和袁太太的鬥嘴中無寂而終。

法國文化中心:氣氛另類的藝術影院

  在北京電影院看電影,票價動輒就在80元,比臺灣還貴。然而,每周二是全市電影院的「半價日」,周二晚上去看電影的人因此不少。各家影院也很樂於設計諸如「女士日」(女士有一名男士陪同則免費)、親子日、學生日等各種特惠活動。現今流行的「團購」,相當於預先買兌換劵,當日再換票入場的概念,則可令一張電影票的價格壓低到40元,甚至30元,這樣就是一般大學生比較可以接受的消費了。

除了在學校講堂、影資館能看到便宜的電影,甚至非院綫影片以外。二環邊上朝陽門附近的法國文化中心,也是個影迷的好去處。雖然從我接近頤和園的住處,搭地鐵過去得穿越半個北京,下車後還要走上一刻鐘才能抵達,但這裡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和周末都有電影(周末各有三場),每月排片還會有個像樣的主題(例如:動物與環境、海洋、職場和旅游等),一共安排10餘部影片放映。雖說影院不大,座位只有108個,但在這裡看電影頗有點俱樂部的味道,每周三晚上還有個老外在電影放映前進行解說,並且提醒大家「不要吃熱的東西」,這些服務都算比較周到。不足之處是,深藍色的座椅很優雅却較小,除非坐在首排,不然要挺直了背脊,膝蓋才不會緊緊的頂住前排椅背(但這却會擋住後排的視綫),要不,就得抱著小腿(呈「水母漂」的姿勢),或是身體直接扭成大S形來看電影。雖然坐姿會憋扭點,法國文化中心的票價却很合理,而且幾乎全爲膠片放映,全價票20元,學生票10元,買5張(兌換劵)送1張,周一免費!中心除了放映法國電影,和法國與其他國家的合拍片外,也放映西非等全世界以法語發音的電影,不時更有主要創作團隊與觀衆現場見面討論,以及實驗電影、紀錄片、動畫片的特殊放映會,我曾在這裡看過一部叫《野猪狩獵的幾個場景》(2007)的實驗長片,參與了導演映後達一小時的討論會,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在法國文化中心上映的電影字幕,都是工作人員翻譯並在現場以顯示屏打出的((和台灣影展一樣)。相比之下,我所見過的影資館所放的外國電影,大多則是在台灣商業映演過的拷貝(也就是中文繁體字幕直接印在膠片上的)。

  法國文化中心的一樓,有個挺大而明亮的圖書館和多媒體中心、「旅人蕉」書店,還有一個小型的咖啡吧,二層則是法語教室。許多洋人和學法語的學生,會携家帶眷來看電影。中心甚至還有雙月刊,深度介紹即時的文化活動。大陸對映演的電影不設分級制度(但對審核通過的電影會給予俗稱爲「龍標」的映演許可),這裡放映電影同樣不會標注「兒童不宜」,或像台灣影展「後果自負」那樣的警語,許多次發生家長帶著孩子離席的情形。記得在2010年,當我最喜歡的那部描述孩子們不守秩序,對家長和學校裡的管制群起反抗的電影《拼寫錯誤》(2004)放映時,每隔5分鐘,銀幕上就會出現一、兩個大人的影子和一串小孩的影子,從影院中默默離場。另外一部講述城郊青少年的生活狀態的懸疑電影,簡介和海報都予人一種「成長小說」的印象,開演後才知道影片十分露骨的描繪青少年援助交際,甚至情侶一同賣淫的情景,主題很沉重。又一次,帶著兒童進場的家長們離場的速度比入場還快。

  法國文化中心「闔家適宜」的文化氛圍,的確和北京其他影院十分不同。有些退休的老先生和老太太經常來看電影,且特別喜歡找大學生聊天(逼問所學專業和論文題目等),還有一位穿著full-length的貂皮大衣的老先生,吹著空調穿著的一身皮草很讓人討厭。曾經,有一部非常浪漫的電影,「The Big Blue」--《碧海藍天》(1988)在這裡作晚場放映,然而,影片實在太浪漫太長了,放映師不知使用了什麽方式,讓影片反正是缺手缺脚,最後混亂的結束了--總之放完也是晚上10點多了,你還想找誰投訴呢?

(本文不代表立報立場)

========================

你喜歡這期犇報的內容嗎?

犇報是一份以提供兩岸就學、就業、民間交流,以及關注兩岸最新發展動向為主要內容的專業報,目前全省發行量達2萬份,期待你將這份用心與好讀的報紙推薦給你的朋友們,也歡迎富有兩岸交流經驗的朋友投稿。

兩岸犇報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兩岸犇報部落格:http://chaiwanbenpost.blogspot.com/

FACEBOOK犇報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chaiwanbenpost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