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沒人沒錢沒企圖 難怪食安出問題

自由時報/ 2013.08.29 00:00
記者洪素卿/特稿

天然麵包不天然、台灣長米非台米!台灣人到底吃了甚麼?台灣人自己不知道。這些食品陷阱,一個是香港部落客揭發,一個則是民眾爆料。台灣政府的角色在哪裡?究竟誰該檢討!

首先,天然酵母麵包有鬼,媒體早已多次報導,但從不見任何主管機關主動稽查。到現在,街上仍林立著不少打著天然酵母招牌的烘焙坊。

沒錢又沒人,一向都是主管官署的藉口。國人平均可分配到的食品衛生經費三十六元,是英、美的二十%,香港的七%。據食藥署資料,地方衛生局食品稽查人力不過五百人,卻要管理全國四十多萬家食品與餐飲業者。如果全年無休每天清查所有食品業者一遍,至少也要兩年。但有官員拍胸脯爭取人與錢嗎?

稻米抽檢部分,農糧署則喊苦指中央到地方的全年稽查經費僅約六百萬元,這還不包括上百名稽查人力的薪水。需稽查我國每年產值超過四百億、兩期作面積總計逾二十六萬公頃的稻米農地。

政府卻從沒看清楚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多,把關人力經費未做徹底檢視,抽查效率也不彰,例如可增加抽查頻率或徵求民間志工補強等,「不患寡,而是患人力使用不精」。

此外,執法過於寬鬆,問題更大。例如,不肖糧商在包裝米中混充進口米,其實已是公開秘密。農糧署針對市售米定期進行抽檢,早就曾經發現部分業者產地標示不符,但是農糧署不曾公告,絕大多數業者只需要限期內改善即可,也不會被罰,根本就是「船過水無痕」,誰會怕?

以山水米為例,光是民國一百年,山水米就被查獲三次品種標示不實、五次品質規格不符,農糧署的胳臂彎向何方?有替民眾把關發聲嗎?更別說爭取換貨或退費賠償。

更扯的是,山水佳長米非台灣米這件事,農糧署早在七月就抽樣,不可能到前兩天才知結果。業者因此獲取四千萬暴利,農糧署是被糧商唬弄了?還是與業者連手唬弄消費者?

誰讓業者如此囂張?只要法規不改,主管機關心態不改,類似的「民生詐欺」案,就會繼續存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