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孩子走向戶外接觸自然,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正努力於美國各州推動「別讓孩子留在教室」法案,目前已有12州響應。Elizabeth說,環境教育必須落實到生活中,據研究指出,孩子每天戶外活動達1小時,創造力、身體免疫力都會增加,孩子會更強壯、聰明而且快樂,透過戶外活動,加強孩子與社會的連結性,懂得與他人合作。
Elizabeth表示,讓孩子與自然連結可透過家庭、政策以及學校的力量,家長帶領孩子走出戶外時,可玩大地、尋寶遊戲,增加趣味性,學校也應多設計與生態結合的課程,而非將帶孩子到戶外活動的責任拋到課後時間。此外,他們還與教師聯盟、北美環境協會等組織共同推動「別讓孩子留在教室」法案,期盼透過政策面規範。
為了引導學校制定與環境共榮的學習計畫,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2009年啟動了「生態學校學習計畫」(Eco-School USA),目前該計畫已有54個國家、4萬8千位學生參與,台灣已有聖心女中及靜安國小加入,前不久金門金湖國中和台南虎山國小也提出申請。
Laura指出,生態學校學習計畫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校園綠美化、課程設計符合綠精神,啟發學生關懷在地環境、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學習成為公民,實際應用於社區。計畫分7步驟,學校必須先形成行動團隊,該團隊包含行政人員、老師、社區組織、企業,再進行學校環境現況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建立行動計畫,決定執行何種議題,像是水永續、氣候變遷、能源、資源回收等。
訂定計畫後,必須有一套監督評估,計畫必須和課程內容結合,Laura解釋,這不是老師額外的負擔,而是要改變教學方式,將環境議題融入學科。最後是社區參與,以及訂定校園生態宣言,Laura表示,宣言不用太嚴肅,它可以用音樂、RAP呈現,最重要的在於能夠朗朗上口,便於溝通。
現場一位來自屏東的農夫建議,台灣的學校應該多連結校外教學與環境教育場所,而非每次都選擇「三六九」(劍湖山、六福村、九族文化村)。Elizabeth也說,環境教育必須在地化,就地取材,目前美國已有印第安部落提供附近學校教育場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