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一場深受黨內主流民意高度期待的內部檢討會,甚至有望為民進黨兩岸政策走出結構性困境創新的機遇,但最終卻發生變味,非但缺乏反思,反而為民進黨繼續堅持錯誤的兩岸思維上緊了發條。筆者認為,這對於民進黨未來重返執政非但沒有增加籌碼,卻是增加了更大的難度。
事實上,儘管民進黨連續在2008年及2012年兩次總統大選中敗北,但顯然民進黨並未吸取足夠的教訓。導致民進黨中央集體出現此種判斷之心理,其關鍵還在於民進黨仍然是一個高度意識形態化的政黨,特別是由於缺乏戰略遠見與深刻反省,加之對兩岸時空環境轉換敏感度較低,試圖以不變應萬變的盲目心態使然。
客觀而論,拋開藍綠意識形態對抗來看當前兩岸關係,過去五年來,兩岸關係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但臺灣社會真實感受到,即使是國際社會也普遍讚譽有加,這在 2012年的總統選舉中已被證明和得到檢驗,絕非是少數民進黨人士能夠否定了事的。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民進黨部分人士基於意識形態和藍綠政治對立之利益考量,完全無視兩岸關係所取得的重大進展,無視台海區域的和平穩定局面,刻意對兩岸關係之改善進行抹黑抹紅,將過去五年的兩岸進展汙稱為“兩岸災難”,甚至公開稱未來民進黨如果執政,將要開展“災後重建”之工程。這說明在部分民進黨政治人物心目中,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於他們而言,非但不是福,反而是災難和剋星,因為兩岸關係的積極改善使台獨分裂勢力的論述越來越站不住腳,也越來越缺乏說服力,這是台獨勢力最為緊張的地方。
如果民進黨未來兩岸政策論述仍然高舉台獨意識形態不放,仍然要把兩岸關係推向對抗的境地,這對於民進黨重返執政目標而言絕非好事。此舉固然可以贏得基本盤的滿堂喝彩,但對於為數眾多的中間選民而言,他們對於民進黨的言論恐怕會產生恐懼感。雖然當前執政的國民黨在施政方面表現不佳,也累積了相當程度的民怨壓力,但至少藍軍在兩岸關係穩定方面有傑出的表現,民進黨切莫再犯自我感覺良好的老毛病,不喜歡馬英九的選票未必會自動加到民進黨身上。
特別是民進黨將兩岸進展視為兩岸災難,當然會引發中國大陸與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與高度警惕。民進黨未來要搞災後重建,是否表示民進黨對目前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實認知全然是負面態度,未來民進黨是否要全面否定兩岸協議,是否要把兩岸關係重新推回到對抗與衝突的境地,這些不但是中國大陸高度關注,而且也是美國等國際主流社會高度關注。因此,此種論述不但在臺灣無法得到主流民眾的認可,更無法在兩岸及國際社會贏得贊同和支持,只會讓各方對民進黨未來發展感到不安與憂慮,如此下去,民進黨要走完最後一哩路,恐怕將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