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林向愷:服務業空洞化 衝擊更大

自由時報/ 2013.08.24 00:00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林詩萍/台北報導〕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昨在服貿協議座談會上表示,馬政府聲稱服貿協議共創兩岸雙贏,他不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區域整合往往是大國受益、小國受害。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也指出,服貿協議將導致所得分配惡化,長期影響內需與經濟成長動力。

林指區域整合 利大國不利小國

林向愷說,三年前簽署ECFA時,社會普遍對兩岸經貿開放有期待,但這次社會氛圍改變,基層反對及質疑聲浪很大,近七成民眾質疑服貿協議的效益,因為大家體認到開放「more or less(或多或少)」會有衝擊,有人受益、有人受害,政府卻想將此議題轉化成對決,指反對者都是意識形態、造謠,這對民主發展是不利的。

他指出,兩岸經濟規模差異懸殊,加上服貿協議開放模式不對等,中國允許設商業據點,卻不開放跨境提供服務,大企業將選擇到中國設點,此種不對等開放所產生的大國市場效應,將讓我國服務業資金、技術與人才流向中國,導致服務業空洞化,台灣已經歷一次製造業空洞化,再來一次服務業空洞化,衝擊非常大。

林向愷表示,中國對台灣的磁吸效應,導致這幾年薪資不漲、工作難找、所得差距擴大,如果兩岸經貿持續這樣交流下去,「輸者圈」會愈來愈多。他呼籲全民一起來監督,要求立院將服貿協議全案擱置或通過主文但擱置附件,重啟談判。

邱俊榮則直言,台灣根本沒有與中國簽訂任何協議的急迫性,我國對外投資九成集中在中國,過去業者以相對好的技術搭配中國的低成本,賺取「容易財(easy money)」;但兩岸產業已從互補變為高度競爭,製造業因過度向中國傾斜而資源誤置,影響國內產業發展,這是我國目前經濟困境的癥結,與自由貿易協定無關。

邱俊榮憂心 重蹈製造業空洞化

邱俊榮指出,過去資通訊產業只要資金搭配廉價勞動力就能賺錢,如今轉型不易、嚐到苦果,也造成產業錯失升級、員工薪資提升的機會;如今,服貿協議又再讓歷史重演,再度把服務業資源集中、錯置中國,政府和企業短視近利,將使服務業再次重蹈製造業空洞化效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