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示威雖多 金恩劃時代演說難見

中央社/ 2013.08.21 00:00
(中央社記者廖漢原華盛頓20日專電)美國民權鬥士金恩博士半世紀前發起平權運動大遊行,終止種族隔離法令。不過美國媒體指出,當前的示威雖極易透過網路動員,但效果難和金恩的演說相較。

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在1963年8月28日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平權運動大遊行中,發表「我有一個夢」演說,撼動人心,改寫美國歷史。50年後美國出現第一位非裔總統,各項紀念活動蓄勢待發。

金恩的演說成為全球受壓迫人民爭取自由平等的標竿,不過「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指出,如今網路科技取代傳統動員,美國示威遊行次數繁多,議題分歧,參與人數不減,但難和金恩演說所引發效應相比。

今日美國報報導,金恩的演說是美國史上首次由3大電視網轉播的大型示威活動,近年來示威活動雖有演唱會般的舞台效果和大銀幕,半哩外的參加者都可以看到,網路社群也極易動員群眾集結,不過都難與當年效果比較。

過去3年華府示威活動量逐年增加,華盛頓特區警方指出,每年約有1600場抗議示威,平均每天有4場。抗議內容百花齊放,不過,如槍枝管制、移民法案、反墮胎等議題都無法因示威獲得解決,同性戀婚姻最後由最高法院作出判決,占領華爾街運動更是無疾而終。

作家巴勃(Lucy Barber)認為,遊行參加者都樂於見到宣傳效果傳達至示威群體以外的大眾,現在很多人站出來,雖見到遊行活動的努力,但缺乏實質效果。

美國民主體制運作成熟,所有問題都必須回歸行政和國會部門,或透過司法來解決,而成功動員的遊行未必能改變現狀。美國前總統小布希曾說,「被街頭群眾左右,猶如政策制定被利益團體把持一般。」

金恩博士50年前的講稿至今仍是政要演說引用的詞句,如今抗議雖多,名人各地演講,出席大型集會,在資訊氾濫的網路世界和24小時重複播出的頻道中,卻難見啟發人心的時刻。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