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陸檢討城市淹水 學贛州宋代溝

中央社/ 2013.08.17 00:00
(中央社台北17日電)中國大陸今年入夏後,包括北京、江西省會南昌在內多地暴雨成災,但江西省第二大城贛州卻未受影響,經研究後,發現原來是距今900多年在宋朝興建的福壽溝排水系統發揮功效。

大陸今年入夏後,包括北京、廣州、南昌等地多個城市大面積淹水,其中北京11日才因大雨導致城區積水成河,引起大陸媒體檢討大陸過去在城市發展中「重地上、輕地下」的陋習。

在檢討聲中,包括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等大陸多家媒體,都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射到在各地豪雨成災時,並未受到豪雨太大影響的江西省贛州市。

經了解,贛州沒有淹水,主要是得力於宋朝時興建的福壽溝排水系統,迄今雖已建成900多年,仍持續發揮功效,讓贛州老城區從未出現過大的淹水情形,也讓大陸其他一級大都市感到汗顏。

根據贛州市政府介紹,福壽溝興建於宋代熙寧年間,全長12.6公里,擁有兩個排水幹道系統,因走向形似篆體的「福」、「壽」二字,所以稱為福壽溝。

贛州市市政工程管理養護處辦公室主任王榮洪指出,福壽溝利用的是城市地形高低差,採用自然流向方法,讓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且為避免雨季出現江水倒灌入城,在出水口處造了12個水窗,當江水水位高於水窗時,借江水之力將水窗自外緊閉以防倒灌。

此外,福壽溝還和贛州老城內的鳳凰池、金魚池、嘶馬池三池,還有清水塘、荷包塘、花園塘等數十口池塘連通,儼然成為一個活水系,遇暴雨即可調節雨水流量,減輕下水道溢流;若有江洪回灌,這些池塘立刻成為天然的蓄水池。

從宋人順應自然與地勢興建福壽溝的智慧,在對照大陸現代城市的興建,實在令今人汗顏;人民日報撰文呼籲大陸官員,除了要學習福壽溝興建的智慧,還要學習宋代官員為民服務的理念。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