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產後情緒差 丈夫支持防憂鬱

中央社/ 2013.08.16 00:00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6日電)寶寶餓到哭,媽媽卻乳腺炎、乳汁不足、失眠又焦慮,是許多新手媽媽歷經的育兒壓力,婦產科經驗談顯示,這可能促使產後憂鬱發生。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任蔡明松今天表示,內政部統計民國101年共有23萬4599位婦女生育,估計約有3到7成的產婦,產後3到5天內可能出現情緒低落,1成的婦女於產後6週發生產後憂鬱症。

蔡明松說,產後3至5天內出現焦慮、脾氣暴躁、容易流淚、失眠、做惡夢等身心狀況,通常是暫時性,不需治療,一段時間就能自行調適,可是如果症狀持續數週至數個月,可能是產後憂鬱症,嚴重可能會導致自殺,必須趕快就醫。

產後憂鬱症的發生,固然與體質、荷爾蒙的劇烈變化有關,有一部分來自角色轉變與育兒壓力,蔡明松解釋,尤其台灣人生育率低,大多數家庭只生一個孩子,許多媽咪都是初為人母,更需要丈夫的耐心陪伴,還有母嬰親善的支持環境,在坐月子期間幫助產婦產後護理,學習哺餵育兒技巧。

蔡明松說,坐月子中心常常會看到有情緒困擾的產婦,由於全天24小時照顧寶寶,同時面臨會陰、剖腹傷口疼痛、產道鬆弛以及乳房腫脹、乳頭吸吮傷等生理狀況,不少人還沒坐完月子就覺得身心俱疲,心情不好。

尤其是哺育母乳的壓力,蔡明松說,親餵母乳本來好事一樁,可是有些產婦泌乳不足又不熟悉哺餵技巧,每隔幾小時就忙著餵奶,半夜再睏也要爬起來,手忙腳亂,搞到睡眠不足;還有的產婦乳腺炎,忍痛飆淚按摩乳房,看了令人不捨。

此外,也有產婦怕寶寶喝不飽、不喝母乳會缺乏免疫力或被婆婆責怪,以致母嬰同房時,一聽到寶寶餓哭就緊張焦慮;還有的產婦情緒不穩定、睡不好,聽到嬰兒房護士打電話告知要送寶寶過來,就開始哭,哭的比寶寶還大聲。

蔡明松建議丈夫安慰、從旁協助,例如幫太太按摩乳房,緩解不適,或是一起幫寶寶洗澡,都能讓產婦受到溫暖與安心,還能替雙方感情加溫。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