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攝護腺癌疫苗 可望10年內問世

自由時報/ 2013.08.10 00:00
〔自由時報記者湯佳玲、魏怡嘉/綜合報導〕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與基因體中心副研究員吳宗益領導的研究團隊,繼乳癌疫苗後,再度以合成方式開發出攝護腺癌及抗腦膜炎W135型的醣分子疫苗,研究成果分別刊登在《美國化學會期刊》與《德國應用化學期刊》。

翁啟惠團隊長期致力於癌症的特殊醣分子研究,因為不同的細菌或癌細胞會有不同的醣分子結構,而癌細胞增生會讓醣分子明顯異常。疫苗製作方法,是先找出抗原分子,再做成抗體。

二○○五年一位日本教授發現RM2抗原醣分子和攝護腺的惡化呈正相關,當攝護腺惡化,RM2抗原也會跟著變多,有機會利用此分子當成抗原,發展出攝護腺癌疫苗。

翁啟惠研究團隊領先全球,成功以化學合成出複雜的RM2醣分子,接上可引發免疫反應的蛋白CRM197,成為製備攝護腺癌的候選疫苗,再配合可增加免疫力的佐劑,以老鼠當成疫苗動物模式,測試結果,顯示此疫苗可誘導出具消滅攝護腺癌細胞的有效抗體。

台灣泌尿醫學會理事長黃一勝表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攝護腺癌位居第七位,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中有將近三十人,一年約有一千五百多名攝護腺癌新增病例。

攝護腺癌主要發生在五十、六十歲以上的男性,與常攝取高脂肪飲食有關,年齡愈長的男性更要注意採取低脂肪飲食,只要及早發現且癌細胞惡性度低,十年以上的存活率很高。

第一作者、台大化學系博士生莊宏揚表示,攝護腺癌疫苗的癌細胞毒殺實驗,在血清提高到十分之一時,有將近六十%的癌細胞會死亡,且只殺死RM2醣分子癌細胞。

醣分子疫苗也可抗腦膜炎

研究團隊也針對腦膜炎W135型菌開發藥物或疫苗,成功製備出貳、肆、陸、捌及拾醣不同長度結構的疫苗,在小鼠成功誘導出抗體;殺菌實驗是在提高血清八分之一時,一半的腦膜炎細菌死亡。

腦膜炎第一作者、中研院基因體中心與陽明生化所的博士生王嘉宏表示,合成四醣結構的疫苗即已有效,八醣的效果最好,由於合成方式簡單,預期可有相當大的產業價值。此兩項疫苗研究已經技轉給醣基生醫公司,可望十年內問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