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四川省九寨溝羌藏風情 

大成報/ 2013.08.08 00:00
【大成報記者黃義雄/編譯報導】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

包話九寨溝在內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區、在稱氐羌之地,有歷史記載的人類活動早至殷商。九寨溝長期以來即為藏族聚居地,神秘凝重、地域特色鮮明的藏族文化與奇異的山水風光溶為一體,相得益彰。

九寨溝內藏族的祖先是生活在甘肅瑪曲一帶的俄洛部落,原屬党項羌彌藥支,後被吐蕃臣服。唐初吐蕃東征時,松讚幹布以其為先鋒,佔領松州(松潘)後將其留住當地,其中居於白河畔的俄洛部與白馬部結成聯盟,其後代即為九寨溝中九寨溝中九個寨子的藏胞。

九寨溝從地域上看,處於藏漢羌回等多民族文化的交匯區,因而九寨溝的藏族文化也帶上了其率民族文融合影響的印記。以溝內的藏寨建築為例,與西部藏區居民明顯不同的是,在藏式村寨及宅院佈局的基礎上,普遍使用了漢式的披項、垂花柱、柱角花、翹屋角、圓洞門等處理。此外,普遍置白石于女兒墻轉角處或門楣、窗楣上,與茂縣、汶川、理縣等地羌族民居的“白石崇拜”不謀而合。

九寨溝藏族信奉苯教,藏語稱“苯波”,原為藏族古代盛行的一種原始宗教,俗稱黑(苯)教,崇奉天地山林水澤等自然的神鬼精靈,後因受藏傳佛教——喇嘛教影響,新創了教理教義,演變出類似藏傳佛教的一個教派,俗稱白(苯)教,以示和藏傳佛教的主流教派——黃教(格魯派)、紅教(寧瑪派)等相區別。苯教在四川藏區影響較大

藏胞節日

麻孜會農曆正月為藏族的年節。而九寨溝最隆重的節日當數農曆三月十五的“麻孜會”。這天男女老少都身著盛裝去扎如寺參加廟會, 燒香敬神,朝佛轉山,向師長親友、和尚喇嘛敬獻哈達,表達美好的祝願。廟會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戲等慶典活動。青年男女也常在這天尋覓知音,交結朋友。

德朵節,每年冬季至初春,是易發生火災的時節,就以村寨為單位,請喇嘛在專門的院內唸經祈求免災。這一節日由兩個儀式組成:一是守火儀式,一是驅火儀式。守火儀式時,要在寨子中最適宜觀望的地方搭一個了望蓬,每家委派一名代表駐守望蓬。在晚上十二點前,寨民圍寨轉遊,邊轉邊唱,告戒人們防火。驅火儀式由幾個寨子聯合舉辦,持續一天。寨民均穿漂亮的新衣,唸經禱告,觀看由數十人組成的馬隊搖旗吶喊,鳴槍驅火。 轉山節

農曆六月十五和七月十五的轉山節,主要活動是朝拜扎依扎嘎神山,但也充滿節日的喜慶氣氛。轉山這天,藏胞大都要著盛裝,相互祝酒,齊聲歌唱,騎馬或步行繞神山一圈。

每年正月初五“良敏王清”廟會,為紀念苯教有名喇嘛人圓寂升天,藏民們聚會于扎如寺轉經。

圖說:藏族舞蹈熱情奔放。【【新聞來源:華夏經緯網】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