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仁勳 颱風 青鳥行動

陸經濟鈍化 未來出口最大變數

中央社/ 2013.08.07 00:00
(中央社記者吳佳穎台北7日電)全球景氣復甦腳步緩慢,台灣7月出口表現也平疲,在去年低基期下年增僅1.6%,月減4.4%;後續資本設備進口金額變化有待觀察,而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鈍化對出口影響恐免不了。

財政部公布7月進出口數據,出口總值253.0億美元,年增1.6%,月減4.4%;7月出口貨物,電子、礦產品表現穩定,但光學器材出口表現堪憂。

7月進口為220.9億美元,較上月減4.9%,較上年同月減7.6%;其中,7月資本設備進口的金額為29.0億美元,年減17.9%。

財政部統計處長葉滿足表示,7月出口較6月退步,是因為6月有幾項淡季表現超預期的產品,如電子產品出口達75億美元、礦產品達21美元,都是高點,所以在6月積極備料後,7月就拉回調整,這是正常情況。

葉滿足說,在主要出口市場方面,7月對歐美出口年增分別為6.0%及1.4%,對日本及東協六國也各增加1.2%及8.6%,顯示對歐美出口回穩,但7月出口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小幅年減0.9%,後續要觀察。

葉滿足表示,她認為下半年出口還是會成長,但成長力道會受到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鈍化影響。

渣打國際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表示,台灣最大的利基在消費性電子;從7月數據看來,台灣對歐美消費性電子產品出口仍有增加,最需留意的是台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出口放緩,接下來要觀察北京端出的措施是否能穩住大陸經濟,這將攸關台灣今年出口表現。

另外,符銘財說,7月進口資本設備金額下滑也是警訊,未來2個月要特別注意進口資本設備金額變化,因為這是國內廠商對未來經濟的信心指標。

台灣經濟研究院第六所所長楊家彥則分析,7月出口成長表現不佳,年增幅度未破2%,反映全球經濟復甦相當緩慢,最令人擔憂的是進口和消費的動能不足讓經濟表現疲軟。

楊家彥說,從7月資本設備進口金額年減近2成看來,廠商對未來看法保守。

楊家彥說,主計處先前預估今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可達2.4%,這是基於下半年投資增加的基礎,但從7月的進出口數據判斷,民間投資可能不如預期,表示經濟成長率還有下修的風險。102060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