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從佳暮英雄到產銷班長 柯信雄山上山下第一線重建家園

大成報/ 2013.08.06 00:00
【大成報記者林瑞明/台北報導】曾經將霧台鄉佳暮村族人全數安全撤離危險山區的佳暮英雄柯信雄,目前居住在屏東縣長治百合永久屋基地,為了讓族人能適應新居住地的農耕環境和主動拓展產銷管道,柯信雄和產業輔導團隊正在籌組屏東縣霧台鄉第三產銷班,希望透過產銷班的組織力量,建立心靈耕地運作和產銷標準化作業流程,然後能複製成功模式,一塊又一塊的承租新耕地,讓族人們可以永續耕種不用愁生計,佳暮英雄柯信雄,山上山下第一線與族人重建家園。

留在部落一直是柯信雄的心願,莫拉克颱風之前他就回到佳暮村,莫拉克風災發生時他護守族人一直到大家都安全撤離他才下山,目前佳暮村族人遷居長治百合永久屋,柯信雄說,對他自己而言,留在部落,其實也是在自我挑戰,因為部落幾乎只剩下老人、小孩,像他這樣65年次,屬於家庭和社區最有生產力和行動力的青壯年族人多半離村發展,他要讓自己和部落都過得好,這樣就可以用自己做證明,留在部落是有希望的,藉以吸引更多青壯人口也回到部落。

目前屏東縣政府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附近向台糖承租6公頃耕地作為長治百合永久屋基地各部落的心靈耕地,種植玉米、紅藜、花生、地瓜、辣椒等作物,柯信雄表示,由於族人在原鄉的耕作習慣與新居住地有差別,剛開始很挫折,後來經由台灣世界展望會霧台培力據點和原住民資訊協會等團隊持續輔導協助,目前已朝「友善土地--自然農產加工活化」社區產業目標努力,並請農業專家來協助族人耕作技術的改良和提升。同時柯信雄也正在籌組產銷班,團結小農戶力量並且也進行自我管理。

「想把這塊心靈耕地當做訓練中心,等經驗成熟,就可以讓部落其他人接手,然後我們去承租另一塊地,複製成功經驗」,柯信雄勾勒著社區產業的藍圖,目前政府提供的這塊心靈耕地,是由長治百合永久屋阿禮、佳暮、谷川、德文、吉露、好茶等部落共同耕作,柯信雄指出,在原鄉ㄧ塊地可以自給自足,我們活得很快樂,但來到平地,耕地產能光是自給自足是不夠的,政府補助也只是一時,部落族人要永續生存就要有方法和方向。

世界展望會社工員 沙素花表示,面對接續而來的耕地租金、田間管理所需費用對部落居民也將是一個負擔,所以如果能夠透過產品加工升級協助他們,讓多餘部份農產品可以填補收入,也增進及改善他們的農業加工技術,而另一個效益則是因為參與耕作的大部份是部落老人,透過耕作及農產品加工讓他們能夠「銀髮人力再利用」,透過學習豐富平地生活。原住民資訊協會宋金山也指出,成立產銷班,可用正式組織型態與各單位或公部門溝通協商,也可做為與外界接洽的產銷窗口。

透過行政院重建會協助及縣府農業處媒合下,心靈耕地紅藜、辣椒等都有廠商契作收購,耕作收成得到的回饋讓族人對未來更充滿信心,柯信雄表示等過ㄧ陣子收入穩定了,會規劃提撥部分耕作收入作為產銷班運作的經費,產銷班就像前鋒部隊,希望能替部落耕出ㄧ片天。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