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拒絕消失 卡那卡那富族盼正名

立報/本報訊 2013.08.05 00:00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台灣原住民語言和文化流失的警訊不斷席捲而來。分布於那瑪夏的卡那卡那富族僅存不到千人;現任高雄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校長孔岳中2007年參加了原民會「原住民族族語線上詞典」建置計畫,近年又呼籲正名,期盼喚起全體族人的族群認同。

為保存原住民語言和文化,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7年起啟動「原住民族族語線上詞典」建置計畫,歷時7年,至今完成第1階段雅美語、布農語、太魯閣語、賽夏語、邵語、阿里山鄒語以及卡那卡那富鄒語等7部族語。

2001年經行政院核定、總統頒布的原住民第10族鄒族,其實還可分為阿里山鄒族、卡那卡那富族和拉卡魯哇族。而現居那瑪夏、擔任高雄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的校長孔岳中,在此次卡那卡那富鄒語的線上詞典建置計畫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風災帶來的生命體悟

孔岳中說,鄒族共有7千多人,但卡那卡那富卻僅有5百人,是鄒族裡面人口最少的;他自2008年開始,依著原民會推動的計畫,四處蒐集卡那卡那富鄒語語料,不過由於精通卡那卡那富鄒語的耆老僅剩8位,因此在建置語言系統時,碰上許多困難,尤其2009年遇上八八水災,那瑪夏一帶的耆老四散,彼此又無手機聯繫,語言字典的建置一度停擺。

不過也因禍得福,精通卡那卡那富鄒語的耆老面臨此次風災後,更加有感於生命變化的快速,卡那卡那富語言和文化流失的嚴重性,因此靠著鄰里親友的幫忙,雙方找見了彼此,孔岳中表示:「在那之後,我們加快了字典建置的腳步。」

語言是文化流失的關鍵

經過了7年蒐集語料、建置線上字典系統的工程,卡那卡那富失去了3位年邁的耆老,如今精通卡那卡那富鄒語的僅剩5、6位,此外,孔岳中憂心指出,語言是文化持續流失的關鍵。他說,在台灣,優勢語言就是國語,電視機打開,每個頻道所講的語言不是國語就是台語,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孩子很難了解卡那卡那富鄒語流失的嚴重性。

受鄰近布農族語影響

除此之外,卡那卡那富鄒語傳承,也受鄰近的布農族語而有所影響。孔岳中指出,卡那卡那富族在那瑪夏共分成兩個部落,在這兩個部落的左右側各為布農族,因此卡那卡那富族人從小就和布農族玩在一塊,為了融入布農族同伴,自然而然就會學習起布農族的語言,「孩子回到家忘記自己語言怎麼說,是很常有的事」。

孔岳中表示,原住民語言的保存必須從家庭做起,透過日常生活的溝通,強化孩子對於自身獨特文化、語言的認識,如此推動到整個部落,卡那卡那富族才會覺醒。

為了號召族人的覺醒,再加上語言和文化都和阿里山鄒族迥異,孔岳中和族人們正努力向原民會申請正名,期盼早日成為官方認可的卡那卡那富族。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