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面對青年貧窮化:動彈不得的基本工資

立報/本報訊 2013.08.01 00:00
■劉侑學

又進入討論基本工資的時節,但自從勞委會於7月初放出明年度基本工資在大環境前景不佳的條件下,傾向不予調整的官方態度之後,基本工資的議題熱度隨著大埔拆屋、軍方管教、狂犬病疫情與服務貿易協定等事件的出現,而失去社會應有的關注。

雖然官方隨即否認媒體報導,表示在基本工資審議會議之前不會有任何的預設立場;但事實上,勞委會往年就曾屢次事前主動透露調整的方向,而且今年丟出政治風向球的意義更甚於以往,一方面人民的不滿意度來到馬英九執政後的高點,預作民意反應測試作為日後的判斷依據,更為重要的是,去年才因部院對於基本工資想法不同調,造成前任勞委會主委的政治生涯中斷,現階段當然得十分謹慎地試探政治高層的意向,避免重蹈覆轍前人的教訓。換句話說,就政治的角度而言,不調整基本工資是十足合理且安全的作法。

基本工資的隱憂障礙

回顧過去自首次政黨輪替前執政後期與民進黨掌權當家後的期間,調整基本工資的路途總是走得顛頗,歷經10年的「冷凍」過程,在民進黨政府內部矛盾的政治因素之下,突然被排上政治議程。歷經二次政黨輪替,馬英九政府除受金融危機影響而未有調整之外,每年都固定召開基本工資審議會議,並且作出數次微幅調漲的議決。

▲2013年5月1日,上萬名勞工在勞動節發起「官逼民反-2013勞工要安全、拚未來」大遊行,提出「堅決反對年金修惡、制度提升基本工資、落實集體協商制度、資遣退休納入墊償、勞動基準一體適用、外勞本勞同工同酬、終結責任制過勞死」等7大訴求,要求馬政府重視勞工心聲。(圖文/本報資料室)

然而,無論是調整過程或漲幅都不甚順利、滿意,明顯受到資方與政府部門的牽制。首先,基本工資不僅被資本家不當與外籍移工的薪資連結,變相成為上限,同時基本工資又與健康保險、勞工保險投保薪資連動掛勾,一則基本工資的調漲會連帶提高非薪資勞動成本,二來由於隨著未來社會保險費率漸進升高,政府補助比例的支出會逐步放大,現階段國家財政並不健全,政府將來會是基本工資調整的關鍵反對者。

其次,基本工資又與許多公法給付要件或代金相關,例如失業給付、社會救助金、老年農民津貼,或是未足額進用身心障礙者或原住民繳交之罰金,都致使基本工資的調整面臨多方的角力與折衝,增添協商過程的阻礙與不確定性。

為基本工資找尋出路

此外,基本工資是直接反映資本家的成本負擔,特別是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在調整階段總是引發較為強烈的抗拒力道。總的來說,綜合各項不利條件,逐漸在近年來開始發酵,並且可預期未來的影響力將日益顯著。例如前年基本工資的漲幅並未加入經濟成長的要素,僅考量通貨膨脹的影響,從而忽略基本工資本質的「分配意涵」,單純顧及保障低薪勞工之購買力的「道德面向」,更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一平均值,但近來基層勞工生活必要的民生用品價格漲幅皆高於平均數字,也就是說邊際勞工的實質薪資是不增反減的,未因基本工資調漲而獲得平衡。

基本工資的未來確實不樂觀,政府應重新思考基本工資的定位,如何化解與其他制度掛勾所產生的不良影響,降低調整過程中的潛在反對者;遵從基本工資審議會議的決議是世界各國的主流形式,去年行政院破壞對於審議會議決定的尊重,無疑是最負面的示範;實際上,目前勞資雙方都有共識,擬定基本工資的調漲公式,建立行穩致遠的調整機制,勞政主管機關責無旁貸促成這個目標。

政府對於基本工資須朝往正向思考,如果真有心致力於縮小貧富差距、提高全體勞工的薪資水準,基本工資是政府在某種程度可以介入、運用的政策工具,許多國家的經驗也已經指出,基本工資不但直接拉升底層勞工的工資水平,並且改變企業內部的薪資結構,有助於領取高於基本工資者的薪水上調。 (前青年勞動九五聯盟)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