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大陸債務審計 李克強全面摸底

中央商情網/ 2013.07.30 00:00
(中央社台北2013年7月30日電)大陸審計署28日宣布,將全面查核中央、省、市、縣、鄉等五級政府債務。海外媒體多維新聞評論,此舉應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整治地方債的前兆,先摸清債務規模與風險,再著手拆解炸彈。

學界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第2度審計政府債務,與2011年首次相比,由三級擴大到五級,納入中央與鄉級,顯示李克強意圖全面摸底,連村級行政單位都難逃法眼,大有一網打盡所有地方債的架勢。

評論指出,大陸地方債務爭議越來越大,海外投資銀行、信用評等機構、媒體及部分專家學者,力主「地方債失控論」;另一派則是大陸一些政府官員及部分學者機構的「地方債可控論」。

但關鍵就在於,沒有人能夠確實掌握大陸地方債務的數量。大陸年初舉行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兩會期間,審計署副審計長董大勝曾表示,2010年底,中央債務規模人民幣7.7兆元,地方債10.71兆元,考慮部分地方債存在浮動性,目前政府債務總規模應在15兆元至18兆元間。

渣打銀行的「亞洲債務大起底」報告估算,2012年末,大陸政府債務占國內生產毛額(GDP)78%,地方債規模超過30兆元。通常,政府債務占GDP比重的60%是風險警戒線,超過之後代表風險失控危險增高,可能爆發金融危機。

評論認為,李克強改革經濟體質必須全面性、系統性摸底,搞清基本盤才能掌控風險。跡象顯示,李克強已注意到,地方政府多年來習慣性高槓桿操作,已令隱形風險不斷累積,有必要仿傚前總理朱鎔基痛下殺手。

大陸財訊網評論員唐其民向多維新聞表示,預算法雖禁止地方政府發債,但多年來地方政府為籌措資金,早已學會透過融資平台公司「貸款興工、收費還貸」。審計署2012年數據顯示,全大陸涉及地方政府債務的融資平台公司已有6576家。

唐其民認為,中央政府讓地方政府出現底特律式城市破產的可能性雖不存在,但勢必要讓共同堆砌出地方債務泡沫的各方付出一定代價。對李克強而言,也必須思考,中央政府是否無止境、無立場的為地方債全額買單。

大陸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也認為,大陸需要有原則的救助,若破產導致信託、理財產品等發生違約,那就由投資者自己去承擔風險,高收益等於高風險的道理投資者應該明白。

至於師法朱鎔基之說,意指1990年代末期,廣東國際信託公司因激進而導致資不抵債時,朱總理決定任其破產而不救援,使廣信破產案成為大陸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破產的金融機構。

評論認為,李克強可能會採取在風險可承受範圍內的「各打五十大板」,讓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各自付出代價,地方政府多半是追究官員刑責,金融機構則鎖定連帶性最小的信託公司。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