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職場性別歧視 南韓女性吃悶虧

立報/本報訊 2013.07.30 00:0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你可以在25歲的金智英身上看見南韓女性實踐夢想的過程;為了達成目標,她投注了所有的閒暇時間。

據《環球郵報》報導,擔任咖啡師的金智英,每天早上固定到健身房運動2小時,早餐是簡單的雞肉三明治,接著用1.5小時整理髮型與化妝,再花6小時學習英語和中文。

金智英並非要成為模特兒或是參加選美比賽,她想要成為南韓空服人員。在經歷過8次失敗後,她正在準備第9次的考試。空服人員的甄選過程非常競爭,包含許多關卡,像是體能測驗和語言測驗。每年有2萬多人報名空服人員甄選,但航空公司只會挑選出數百位符合資格的人。

金智英解釋道:「相較於其他提供給女性的工作,空服人員享有的薪資和旅遊機會很棒。」

空姐熱潮凸顯升遷困境

許多人也許猶記起1960年代時,女性空服員是性感的象徵;而這樣的想像仍存在於今日的南韓社會。

這個職業常令女權團體憤怒不已。她們認為,激烈的空服員甄選現象凸顯出女性在職場中面臨的「玻璃天花板」困境,才使得空服員在這個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中,成為女性想成為高所得者的少數機會之一。

「玻璃天花板」一詞出現於1986年《華爾街日報》的企業女性專欄,用來形容女性無法晉升到企業或組織高層,並非因為她們的能力和經驗不夠或不想升遷,而是組織對女性設下一層無形的障礙,有時甚至看不到這層障礙存在。

南韓女權雜誌《ILDA》的代表說:「空服員被公認為好的職業,和其他職業比起來津貼較多,許多女性認為極力爭取這個工作很值得。」

韓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大韓航空(Korean Air)並未對此現象提出回應。

雖然甄選空服員的過程並非全然憑藉美貌,但外表仍佔據大部分。韓國的航空公司與亞洲其他航空空司一樣,偏好身高較高、知名大學畢業且年紀二十出頭的女性,其中的年齡歧視相當明顯,若在美國將會違反法律。

然而,相較其他工作的時薪和基本薪資,空服員的高薪待遇仍讓年輕女性對這個工作趨之若鶩。

一名新進入韓國航空公司的空服員,每月收入約新台幣10萬5千元,工作時間彈性,津貼優渥。相較之下,進入百貨公司擔任化妝品專櫃銷售員的社會新鮮人月入約新台幣3萬6千元,每日工作10小時以上,週休僅一日,而南韓的最低時薪約為新台幣124元。這些工作不但薪資低,也缺乏前瞻性、難以升遷。

男尊女卑價值觀作祟

這個現象的一部分原因,是因南韓社會並沒有揚棄傳統儒家尊崇男性的觀念。即便2012年12月南韓選出首位女性總統、南韓女性的教育程度也名列前茅,女性在職場受挫的情況仍未大幅改善。

據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調查,南韓女性投入職場的狀況甚至落後中國和日本。大約有55%的南韓女性投入職場,低於中國大陸的74%和日本的62%,也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的平均值65%。

南韓女性一旦生育之後,大多承受必須永久離開工作崗位的壓力;即使她們繼續工作,工作發展前景也相當侷限。

根據麥肯錫的數據,南韓職場中,女性主管僅佔10%,董事會席次中僅1%是女性,女性的收入相較同儕男性少了39%,這個差距在OECD國家中排名第一。

改善就業環境 政府須加把勁

多年來,韓國政府並未針對職場的性別不平等狀況採取措施,不過情況有望改善。依照目前規劃,企業設置日間育嬰室能向政府申請財務補助,一項新法也將保障職業婦女的育嬰假,可申請假期的孩童年齡限制從現行法保障的6歲延長至9歲。

分析師表示,公平的職場競爭環境越來越重要;南韓的人口正在老化,未來幾年之間將面臨人力短缺和經濟發展停滯等問題,讓更多女性投入職場將使國家更具生產力。

但是,只要僵化的社會風俗仍存在,許多年輕且受教育的女性就會繼續頭參加激烈的空服員甄選,認為空服員比其他行業更好、更光鮮亮麗。

「許多女孩在工作5年後就選擇結婚。」以擔任空服員為心願的金智英說:「我認真看待這個工作、視之為事業。但對許多其他女孩來說,婚姻是個選項。」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