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從巴剎到蕉葉 鍾適芳談印泰音樂

立報/本報訊 2013.07.28 00:00
【記者郭琇真台北報導】20年前成立大大樹音樂圖像,為台灣引進世界音樂;2001年起舉辦「流浪之歌音樂節」的鍾適芳,不斷透過東南亞、蒙古、西非、伊朗等地的傳統與現代創作音樂,打破台灣人對世界與文化的刻板印象。

由《四方報》與台北市立圖書館總圖舉辦的2013東南亞文化節的壓軸講座,特別邀請鍾適芳分享《從巴剎到蕉葉──印泰音樂藝術家的生活與創作》,暢談10多年與東南亞藝術家、音樂家合作的經驗與思索。

■鍾適芳分享10多年來與東南亞藝術家、音樂家合作的經驗與自我思索。(圖/廖雲章)

創作能量大不同

鍾適芳透過流浪之歌音樂節及音樂製作,常有機會與東南亞藝術家一起工作、生活。她表示,東南亞的音樂與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創作能量的高低,台灣的傳統音樂被框在學院裡,要編好譜,樂手才會演奏;反觀印尼,民間至今仍廣泛流傳一種竹製樂器安克隆(Anklung),一只安克隆只能發出一種聲音,安克隆演奏不能由個人主導,必須團隊協調,這也顯現印尼重視集體協調,不同於西方重視獨立個體的社會關係。

談創作 別只想著預算

除了樂器,她與印尼裝置藝術家Deden Bulgini進行大型裝置藝術創作時,發現Deden十分講究就地取材,喜歡以竹子創作。他的諾亞方舟計畫便是將竹子與燈光結合,製成多項裝置藝術;他甚至可以隨手將喝過的啤酒罐回收,雕刻出一幅幅細緻的圖案,再透過手電筒、手機燈光折射,效果不輸昂貴的舞台投影。她認為,Deden著重在地素材的創作與台灣文創發展形成對比,台灣舞台設計很喜歡製作大型輸出,一談到藝術創作,總會先想預算問題,創作者對於傳統、就地取材、低成本的物品的感情非常疏離。

為勞工發聲的Carabao

泰國音樂家的特色則是透過創作關心社會、政治議題。鍾適芳指出,泰國的流行音樂流派之一為「生活之歌」,Carabao就是這樣的樂團。在70年代,他們的音樂就是為勞動者發聲,歌曲內涵並不商業,卻廣泛流行於泰國社會底層,至今,他們仍對自身堅持的價值很有自覺,不特意製作華麗的舞台吸引觀眾,採取一貫的農村裝扮,以大樹作為舞台背景,凸顯他們重視的草根價值。

關心社會是一種創作風氣,泰國一群藝術家發起了一項「Kamol Phaosavadi」計畫,他們在泰國曼谷市中心五星級飯店旁的貧民窟引進社區藝術創作行動,該貧民窟是曼谷的大毒窟,小孩子對於未來工作的想像與選擇,除了販毒,別無其他。藝術家希望透過藝術,為貧民窟的孩子找尋不同的出路。

鍾適芳相信,這些印尼與泰國的藝術創作者都在延續一種價值,透過藝術創作實踐理想,這部份非常值得台灣借鏡,台灣的文創太過重視器材與技術,其實,作品的核心精神才是重點。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