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庫巴之火:水泥繼續前進蘭嶼

立報/本報訊 2013.07.25 00:00
■Pasuya poiconü(浦忠成)

記憶中,阿里山鄉特富野、達邦大社及其週遭區域,均是鄒族人居住已達千百年的地方,因此處處可以發現曾有的田地、建屋地、汲水口、路徑的遺跡。在這些曾有人活動、利用的地方,很容易發現有一種利用土地、卻試圖保持土石穩定的人為簡易工程:堆疊石頭(tmaceo'ü)。這種工程通常在由緩到陡的田地,或者修築道路橋樑時之邊坡、引水道兩側、房屋下方等施作。

這種堆疊工程最大的特色是就地取材,直接在現場取來土石,依據面積、坡度、高度、長度等,先在下方一側拉出底線,再挖掘淺溝,取合適的岩石逐次舖上,由於野地石頭大小形狀不一,難如磚瓦容易整齊置放,這時就要技術精熟而富經驗者,正確看出牆面形狀與石頭的凹凸寬窄形狀,慎選石材放入,以達互補、支撐與均衡之效。

俟稍有高度,即往疊石上側放入碎石塊,接著放入細石、沙土,繼而以棒或鐵杵敲擊,予以坌實;之後即依序重複步驟,堆疊到需要的高度。這是依然在部落延續的土地保安工法。沿著山區溪流兩側亦偶見顯然屬於人工的土石堆疊,那也是昔日先人對於溪岸崩塌之地的補強殘跡。在距今數千年的台東卑南文化、阿里山ingiana(特富野東方約3公里)等遺址,都還發現這種工法的遺留。

這種保護土地的工法,純然以當地土石逐次堆疊,不施水泥(昔日亦無此物)封閉,因此細流可滲透土石之間而洩出,即使遭遇大水,只是超越上方流下,而不至於如駁坎、壩體那樣將水限制或包入,讓積水不斷沖刷、衝撞,久之仍會損毀防水設施。土石堆疊的牆面混雜著土石,所以雜草很快就由縫隙中扎根,小樹也會加入,這時候土石與植物根芽交錯而包覆土石,漸而形成通氣、透水、強固又能維繫多元生態的空間系統。

當平地開始派遣挖土等各類機具往山上開闢道路,省道、縣道、鄉道、產業道路等如蜘蛛網狀蜿蜒山區,而路面、邊坡、橋樑、隧道之類,在在都需要水泥。各類道路上山之後,尾隨而來的旅館與民宿、商店、遊憩設施等硬體,也都需要水泥工程加以保固。水泥長期入據,毫無限制的加重山區土地的載重,加上地震、風雨肆虐,崩塌便倍數成長,而工程部門最直接的回應就是派遣更多的機具、攜帶更多的水泥前往山區重建、補強,試圖用水泥包住土地的傷痕、封閉可能的災難。

看報紙發現水利、水保單位目下正在蘭嶼島上重演在台灣治水防洪的工程。其實蘭嶼島上森林覆蓋率、水涵養量遠比台灣好,因此短小溪流即使偶而因地質地形或風雨因素出現坍塌、土石流,只要讓它順著自然步驟休養、調節,不多久即可痊癒復原。

可是看見畫面上短促、窄狹的溪床,粗暴衝入龐大笨重的怪手,一剎那間,原有的流水、兩岸扶疏的草木,以及螃蟹、虎魚、椰子蟹躲藏的洞穴,全遭摧毀。接著就是用「先進」的溪流整治工法,為溪流密實舖上水泥工程,從此,所謂溪流,就只是一淌水快速流過沒有亂石堆、細沙、凹洞、水草以及魚蝦蟹蟲的溝渠。

蘭嶼雅美族人對於自然資源的運用,有其賡續久遠的制度與傳統,這種獨特的文化與知識與土地緊密結合,讓島嶼與雅美族人相互依賴,並有神話與儀式堅定傳襲這種亙古的承諾,外來者憑藉什麼要代為出手撕毀兩造的盟約?

這讓人想起1960年代起,第一批工程人員進駐曾文水庫上游鄒族部落,要為即將興建的水庫整治溪流;族人看見一套套號稱是科學的、現代的、進步的機具與工法由山下輪番輸入,增加許多水泥設施在上游阻擋土石,也阻斷溪流生物溯游回歸之路,讓鄒族母親之河的面貌、身軀已然如斯殘敗,而今,水泥繼續前進蘭嶼。水泥覆蓋土地的入侵何時停止!

(成大台文所教授)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