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社論:媒體得了新聞處理失憶症

立報/本報訊 2013.07.23 00:00
役男洪仲丘在退役前夕意外死亡的案例,近日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除了有網友、民眾的自發行動之外,媒體幾乎是以狂追猛打的方式來處理新聞,儼然是在扮演偵探的角色,堪稱是整個新聞熱潮的最大推手。但是,在狂熱的新聞挖掘,甚至是自行組合事件前因後果時,卻只是讓事件真相更模糊。

媒體目前的報導是朝向「造成霸凌的人際摩擦」的方向,然後以「事出必有因」的觀點,延伸出相關人士的私德議題,至於在醞釀中的議題則是部隊內部管理的缺失,此案將會處理成為「部隊內部管理不良」的縮影。依照目前備妥的議題素材,足以再開發出兩到三個新話題。這麼大費周章的報導,就是為了要讓議題的新聞效益發揮到最大,然後轉成廣告收入。

這是媒體重蹈新聞操作失當的覆轍。媒體先是編排各種案發的「故事線」,然後探討事件的動機,探討動機的過程會將相關人等的私生活全部挖掘一遍。這個模式與檢警辦案的模式差異不大,但是最主要的問題出在媒體沒有查證,甚至在追獨家新聞的壓力下,不時出現看到黑影就開槍的狀況。

如果讀者還有記憶,整個操作模式在數月前的八里雙屍案(媽媽嘴),就曾經重複過。當初媒體設定的案發過程、案發動機、涉案人,然後延伸出的相關跡象,事後幾乎都證明是媒體的捕風捉影,更嚴重的是報導過程幾乎毀掉當事人的形象與聲譽,幾個當事人在怨嘆之餘,就算是以誹謗、誣告為理由向媒體提告求償,也挽救不了已經毀掉的生活、隱私。

這並不是媒體第一次犯錯,2001年的911事件後,媒體不斷地宣稱當時的伊拉克政府與蓋達組織有連結,甚至在美國政府的引導下,認為伊拉克已經發展核武、生化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如果再翻找當年的新聞報導,就會發現,即使是西方媒體,對於新聞議題的操作、想像也有類似的思維。當年媒體「找到」許多伊拉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證據,整個資訊串起來之後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伊拉克跟八里媽媽嘴事件,事後都被證明是子虛烏有。伊拉克的毀滅性武器至今沒有找到,美國情報單位還自承這是為了入侵伊拉克而釋放給媒體的訊息;八里媽媽嘴的案例更是經典,媒體「製造」的犯案過程、犯案動機,到目前為止幾乎找不到有力的證據足以支撐,整個案情也陷入膠著。

媒體沒有記取教訓,同樣的手法在洪仲丘案又重演一次。同樣的案情臆測、同樣的犯案動機猜測,然後又用同樣的方式蒐集相關事證。以偵探小說或是現實中的檢警辦案經驗來說,這樣的操作有很大的瑕疵。更重要的是,檢警在近十餘年的辦案過程,可以看到內部不斷針對缺失檢討改進的軌跡,然而,媒體對於重大案件的報導方式,卻幾乎看不到有任何的修正與反省。

媒體對於新聞的處理方式,只是把一個案件處理成流行話題,既沒有辦法在報導中找到新證據,狂轟濫炸式的報導更是讓觀眾誤解案情,即使案情在事後水落石出,也無法改變觀眾已經先入為主的印象。

台灣的媒體並不是第一次犯了查證不足、過度推導的錯誤,但是長年累月下來不思改進,除了新聞畫面更漂亮、呈現方式更生動之外,新聞操作模式並無太大變化,就連犯下的結構性錯誤也沒有改變。在這種狀況下,觀眾除了用拒看來抗衡媒體,接下來就只能期待新聞報導的當事人能比照國外的做法,向媒體進行名譽損害求償,讓媒體真正學習到新聞查證的必要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