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歌手自我介紹 踩爆認同地雷

立報/本報訊 2013.07.21 00:00
【記者呂淑姮特稿】排灣族人葉瑋庭前往中國大陸參加歌唱比賽節目,在自我介紹時以「我來自中國台北屏東區」引發爭議。

從台灣出發前往世界各地參與競賽的選手,在國籍使用上本就是高度敏感問題。此次「中國台北屏東區」所遭受最多的網路批評,仍是「自我矮化」。

不過其中也有網友從「資本」角度探討,認為包括大牌藝人、台商都早早前往中國大陸淘金,在必須要使用貨幣交易、服膺於資本制度的現在,國籍問題恐怕已經不存在。

但若從族群角度討論,「台灣人」與「台灣原住民族」立場不完全相同。主流意見認為,「愛台灣」要以行動證明,絕不可能出現自我歸併為中國大陸一省的言論。對於部分族群認同較深、對原住民族史較有深度認識理解的族人,「統一、不統一」,這是漢族之間的政治糾紛,族人不必過度參與。也有人認為,葉瑋庭知名度不高,發表針對她的言論其實沒有必要,反而會模糊應討論的焦點。

今年甫以《南國日和》拿下美國休士頓影展最佳劇情片白金獎的導演陳文斌,曾在文化部的「台灣設計『蔣』」文創競賽爭議時提到,台灣因缺乏主體性也導致民眾無法建構史觀,才會把獨裁者拿來當比賽題目、在街頭看到納粹商品,年輕人配戴或參賽覺得很酷、很有創意,完全沒有辦法思考背後內涵。

史觀建構,有極重要程度來自體制教育。自去年引發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去台灣化」修訂爭議,至今學者仍在為此發表看法;包括近日討論的「日治」或「日據」。但在眾多台灣勞工都還無法弄清楚狀況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隱憂下,台灣「主體性」再度被從經濟角度提出。只是如何定義、建構、維護台灣主體性?仍待沉澱情緒之後的思辨對話。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