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事業單位應落實夏季熱危害預防 勿輕忽熱誘發性職業災害風險

大成報/ 2013.07.18 00:00
【大成報記者邱淑鈴/南投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及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分析顯示,每年7至8月是民眾因中暑等熱急症至急診就醫的高峰期,全球暖化影響夏季高溫有提早提高現象,今年6月份因中暑等熱急症急診人次已高達427人是去年同期2倍,時序甫進入7月,已傳出勞工疑似中暑死亡案例引發討論,南投縣政府社會處籲請事業單位應落實熱危害預防計畫,也提醒勞工朋友認識熱危害,務必留意自己與同仁在高氣溫下工作的健康情形。

民眾出現疲倦、懶懶無力、頭重腳輕、食慾不振等不適症狀,會懷疑感冒了或肝腎出現問題,上述症狀發生在炎炎夏日其實多數是輕微中暑,為體熱無法藉由正常管道排出體外而造成身體無法適當調節的熱疾病之一。醫學上熱疾病包括了皮下血管擴張造成血壓忽然下降而暈眩或昏倒的「熱昏厥」、肌肉產生疼痛痙攣為「熱痙攣」、「熱衰竭」是有輕微休克症狀,最危險的「熱中暑」徵兆為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則會有意識變化,甚至死亡。

除中暑未適時處理會致死外,在職場中熱疾病常造成意外事故發生率增加,而有疑似「熱誘發性職業災害」發生。修訂前之勞工安全衛生法第11條已訂有關高溫場所工作勞工之保護規定,但相較於其他工作場所明顯可見的機械、設備、化學物品、高壓氣體與危害作業活動引發傷害之預防,熱危害易被輕忽。

南投縣政府社會處呼籲轄內事業單位針對高溫作業場所,特別是對於夏季在戶外工作之勞工,一定要作好熱危害預防計畫,依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提供之撇步為:

(一)環境監測管理:降低作業場所綜合溫度熱指數(WBGT)值、定時作業巡視、安排2人共同作業;

(二)作息管理:依環境監測狀況調整作業時間、提供(補充)飲水及安全休息場所;

(三)健康管理:依勞工體格檢查結果安排適當工作、每天作業前確認勞工身體狀況(沒有感冒或服用藥物)。

至於勞工朋友本身應虛心接受教育訓練,配合佩戴防護具、按時休息與飲水等,同時與共同作業夥伴留意彼此身體狀況,發現自己或同伴有急性嘔吐、頭痛、心跳加快、明明很熱卻沒有流汗、尿液變少變深色,甚至昏迷的現象,要馬上離開高溫環境、降低體溫並適當補充低鹽水份,且儘速就醫,如此可自保免受熱危害威脅。

雇主與勞工朋友若想瞭解有關熱危害、熱誘發性職業災害預防等作法與指引,可至本府社會處網頁「勞工安全衛生專區」參閱相關報導與資料。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