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破除迷思!糖尿病童也能挑戰飢餓30、勇闖童玩節

大成報/ 2013.07.14 00:00
【大成報記者林瑞明/綜合報導】第一型糖尿病兒童或青少年須時時留意血糖、注射胰島素,學著讓疾病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7/14日與台灣禮來公司舉辦第七屆夏令營,近百位小糖友及家屬體驗創新衛教,看圖對話就像玩大富翁遊戲,輕鬆學習控制糖尿病。羅福松理事長表示,只要控制得宜,糖尿病童與一般孩子無異,18歲病友翌伶也現身說法,曾挑戰飢餓30、勇闖童玩節的她,立志當導遊,「就算環遊世界,只要控制好血糖,一樣可以勇敢追夢!」她要用行動證明,糖友也能正常生活,甚至活得更精彩。

餐餐四碗飯體重不增反降就醫後確診糖尿病

14歲確診躲廁所打胰島素受小糖友鼓舞敞開心胸大方打針、量血糖完成飢餓30挑戰!

18歲活潑可愛的女大生翌伶在14歲時被發現罹患糖尿病,當時就讀國中的她餐餐嗑光四碗飯,體重卻一路掉到40公斤,加上尿液引來螞蟻;也有糖尿病的爸爸警覺有異,卻誤掛成人糖尿病門診,吃藥一年都沒改善,轉診找到羅福松理事長,才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開始每天早晚各一針,定時施打胰島素的日子。

因為不想引起同學的異樣眼光,翌伶每天都提早到學校,躲在女廁偷偷打針,也曾趕著上課來不及量血糖,最後全身發抖癱軟,差點出意外。回憶起剛治療近半年苦不堪言的抗拒期,她一度想放棄,只要在學校就不想打胰島素;直到參加了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為病童舉辦的夏令營,看到年紀更小的小糖友們勇敢打針,才漸漸接受自己得病的事實,大方替自己打針、量血糖!

四年來,她與同學結伴勇闖童玩節、挑戰飢餓30,證明糖尿病控制得宜,也能活出精采生活!多才多藝的她,也學著用魔術打開小糖友的心,讓這群孩子不再重蹈自己過去抗拒打針的覆轍。

血糖失控最怕日後併發症糖尿病童第一要務:控制血糖!

林口長庚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任、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表示,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病可以跟基因有關,也可能是不明原因造成的,林口長庚每年新增病例約40至50人,主要因為胰臟的胰島細胞被自體免疫破壞,無法正常運作,患者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國內被診斷出來的糖尿病童平均年齡約7歲半;一旦兒童或青少年發現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後,最要緊的是「把血糖控制好」!

兒童糖尿病如果血糖未控制好,血糖太低可能昏迷、腦部缺氧,血糖太高則可能酮酸中毒、脫水;而血糖若長期波動過大,容易傷害體內血管,恐在二、三十年後引發慢性併發症,導致視網膜病變、腎臟病甚至中風!病童必須每天定時測血糖並施打胰島素,還得嚴格控制飲食、運動,在家人、醫療團隊及校園照護網絡協助控制下,全面做好血糖監控。

過去15年來治療兒童、青少年糖尿病個案已超過千人以上的羅福松理事長感慨表示,糖尿病非不治之症,臨床常見控制得宜的患者,一輩子沒併發其他嚴重疾病;然而,卻有一群小糖友躲著同學眼光,對治療畏縮、自暴自棄,尤其國高中生較叛逆,提醒切勿拒打胰島素,以免造成遺憾終身的後遺症。

創新衛教!百位小糖友及家屬玩大富翁衛教地圖學控制病情

為協助糖尿病童面對疾病、有效學習控制血糖的訣竅,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跳脫傳統衛教,邀請夏令營全體學員透過有如玩大富翁的有趣互動,彼此間「看圖對話」,利用衛教地圖中的各種生活情境,刺激討論、分享經驗,在愉快的遊戲氛圍中,快速建立控制血糖的正確觀念、破除迷思!

羅福松理事長表示,由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所推廣的「糖尿病看圖說話」類似大富翁遊戲般的地圖設計,將糖尿病照護議題圖像化,由一群小糖友及家長在一張巨幅彩色地圖前進行團體討論,衛教師退居輔導員角色,讓病友站出來主導內容,更容易產出切身相關、個人化的問題,比起傳統的單向授課更事半功倍,也能藉由同儕影響力,幫助病童強化改變行為的意願。許多初次體驗的病童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熱烈討論,陪同家長也上了一課,釐清平日照護上的迷思,擺脫以往像走鋼索般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孩子一起更自在地與糖尿病同行。(圖片:大小糖友體驗創新衛教遊戲「糖尿病看圖說話地圖」)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