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人文十年溫馨回顧展:人文讓我走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下)

立報/本報訊 2013.07.10 00:00
圖文■劉儀

我把自己形容成一個洞,因為我會不停地深入自己,不停尋找著內在的寶物,但願有一天可以達到底。「深入自己」其實就是自我覺察,我希望可以讓自己跟這世界增加接觸,而且現在大部分學生都不了解自己,所以會變得沒自信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些都是正常現象,我自己身邊也有不少人是沒自信的,曾經我也是個沒自信的人,而且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有些不確定。所以,我開始挖洞。

名為「正義」與「責任」的石頭

幾個月後我挖到兩種石頭,第一種石頭叫做「正義感」,第二種石頭叫做「責任感」。「正義感」和「責任感」有點像煤炭,黑黑髒髒的沒人敢碰,不想「弄髒手」,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煤炭是很重要的東西,在很多地方都可能派上用場。

在學校我常常得站出來說話,一心想要把我的想法「灌輸」進大家的腦袋,還一度想要「控制」。當然,現在回想當時的自己覺得好可愛,但也是因為同學們都不表達也不分享,造成只有少數同學參與討論;在當時,無法理解大家為什麼都不說話,變得討厭大家,反而使我越講越多。直到有一天老師請我「不要再講話」,原先我還挺生氣老師這樣對待我,但是我還是聽老師的話沉默了下來。

接下來2到3個月中,我持續思考不讓我說話的原因,立即想到的第一點是,我的發言可能會讓「想要表達的同學」更不敢說出來,第二點是我說話時語氣的氣勢太強。這些因素會使一個團體不平衡,因為「不敢說話的同學」不表示他沒有想法,而老師就是要用方法引導每位同學說出自己的話,但我這樣如機關槍般一直發射,同學只感受到我的氣勢,連我的想法也沒能如願傳達出去。「需要互相理解」,我們的團體就是缺少這基本共識,而要做到互相理解就該「聆聽」彼此。在自己說話前,是否聽過他人的想法?或者試著站在他人立場看事情?如此回頭思考,我缺少的就是「聆聽」,雖然我會有種正義感想把想法說出來給大家聽聽,還有把團體帶好這份責任感加在自己身上。今天,我是學生,但如果我是領導者的話,是需要先「聆聽」的。

這兩年我一直挖到各式各樣的石頭,不管它小或凹凸不平,我都會細細觀察研究。我不會丟棄任何一顆,就像「情緒」也是一塊很「麻煩」的石頭。期待有一天可以探索到內心深處,可以看到最真實的自己,而自我了解就是對於現在的我最主要的功課。

繼續向前走

回頭看這些事情,我真的成長了許多,就像我這樣打了將近2千字的文章,以前的我絕對沒有辦法。在人文這兩年我不停挖掘到不一樣的自己,每天都在嘗試不一樣的挑戰。自我挑戰是我進步的動力,而每次經過不一樣的挑戰,又發現另外一個我,持續地累積讓我越來越強大。

很謝謝父母、老師、同學、家長和校長給我這樣的空間。我知道有一天我一定找得到未來的目標,而這篇文章是一個紀錄點,我將從這裡再次出發。

(作者為人文行動高中自學團體高二學生)

作者(左)的北海道之行留影。

作者(右)參與美學行動學習中的戲劇練習。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