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李克強經濟學 短痛換長益

中央社/ 2013.07.09 00:00
(中央社台北9日電)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台後,致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成長措施,以短痛換取長期益處,被稱為「李克強經濟學」,深受矚目。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由巴克萊資本公司創造的新詞「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正成為經濟學界討論的熱門詞彙。巴克萊認為,李克強已下定決心,把中國經濟帶上永續發展的正確道路。

報導稱,之所以有此判斷,與大陸政府最近以鐵腕治理日前爆發的「錢荒」有關,中國人民銀行並未像以往一樣向市場大量注資。

同時,大陸經濟成長速度正在減緩,大陸當局並沒有因此就推出大規模刺激措施。報導說,「現在看來,中央政府願意為長期的可持續發展付出短期的經濟減速的代價。」

不過,大陸新一屆政府也在尋找支撐中國經濟成長的新動力。

例如今年3月份,李克強到江蘇、上海考察,同意推進建立上海自由貿易區,使上海、長三角、長江流域形成改革開放新格局。

5月底,李克強出席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北京峰會,要求加快推動服務貿易發展,讓現代服務業成為經濟成長新引擎。

而在6月初到河北考察時,李克強提出加快環渤海地區一體化建設,打造中國經濟成長的另一個新引擎。

大陸學者認為,新型城鎮化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的巨大引擎,不過,卻不能重複以前修大馬路,建高樓,建新區,建廣場等的弊端。

至於改革,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指出,「必須扭轉由於政府過度干預經濟造成的經濟失衡問題」。

例如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製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政府干預下,成為政績工程,很快導致產能過剩。

但中國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說:「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政府怎麼放權,民營經濟怎麼發展,怎麼打破一些壟斷,怎麼使得金融機制能夠為這些創業和中小企業服務。」

因而,放鬆政府管制也被學界擴大解釋為「李克強經濟學」重要內容。

報導說,民眾期待「李克強經濟學」,把轉型期的大陸經濟帶上全方位、深層次的改革之路,實現他所說「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

人們同時也期待,李克強具有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一般的改革魄力。

不過,「前程長遠,勤苦曠劫,方始得成」,報導這樣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