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馬英九總統「臉書」談七七抗戰 強調歷史真相不能遺忘

軍聞社/ 2013.07.07 00:00
(軍聞社記者林宜慶臺北七日電)今日是七七抗戰七十六週年,馬英九總統在他的「臉書」facebook強調,歷史的錯誤或可原諒,但真相卻不能遺忘。七十六年前的今天,盧溝橋事變揭開我國對日抗戰序幕,國軍在裝備落後、實力不足的劣勢下浴血苦戰,犧牲了三百廿二萬官兵,包括兩百多位將領,人民的死亡估計更在二千萬以上。這些不屈不撓、可歌可泣的壯烈事蹟,在今天讀來,仍然令人熱血沸騰、肅然起敬。 馬總統指出,事變爆發後十日,政府在江西廬山發表聲明強調「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這份聲明振奮了全國軍民士氣,激發無比的精神戰力。全面應戰後國軍採用「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持久戰略,並迫使日軍翻轉歷史上外族慣用的揮兵由北方南下的作戰軸線,改為由東向西較為不利的仰攻;而「淞滬會戰」讓日軍付出極大代價,耗時超過三個月,粉碎日本「三月亡華」迷夢,大大打擊日軍士氣。 馬總統表示,此一戰略不僅使我國奠定長期抗戰基礎,更因牽制大量日軍在中國戰場,而削弱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投入的兵力,而獲得盟國支持,進而在後期得以扭轉情勢、取得最後勝利。  總統強調,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臺灣光復,臺灣就無法脫離日本殖民,也不可能重回中華民國版圖。日本自光緒廿一年(一八九五)六月十七日「始政日」開始統治臺灣之後,臺灣人武裝與非武裝的抗暴運動不斷。除國人所熟知的「霧社事件」外,臺灣抗日志士從早期吳彭年、吳湯興、徐驤、姜紹祖、林朝棟、許肇清、李品三、蕭光明、丘逢甲、劉永福、簡大獅、柯鐵、林少貓、余清芳、羅俊、江定、羅福星、林祖密,到中期爭取自治、民主的如林獻堂、蔣渭水、廖進平、翁俊明、蔡培火,及後期蔡忠恕、李建興等的地下運動,皆以不同方式,進行反日活動。  馬總統認為,今天提及七七事變及抗日史,是要讓後世清楚瞭解這段歷史緣由、並對犧牲的軍民先烈們表達敬意。他上任以來積極改善對日關係,雙方關係為四十年來最為友好的階段,但回顧歷史,這些攸關民族大義的事實,我們絕不能遺忘。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