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特稿:體現抗戰精神 凝聚全民愛國意識與情操

軍聞社/ 2013.07.07 00:00
(軍聞社記者陳建興特稿)今天適逢七七抗戰七十六週年紀念,回顧民國廿年自「九一八事變」起,中華民國歷經日本的壓迫,至民國二十六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開啟我國長達八年的對日抗戰,最終徹底粉碎日軍「三月亡華」的迷夢,進而扭轉全球戰局,讓我國躍上國際舞臺。 這場歷時八年的聖戰,不僅是中華民族求生存、爭千秋的關鍵,更是全體官兵所應體認傳承並發揚的光榮使命。 在緬懷先賢先烈艱苦卓絕、犧牲奉獻偉大情操的同時,全國軍民更應緬懷「七七抗戰」精神,認清全民精誠團結、凝聚向心,以「備戰才能止戰」的國防思維,方能建構有效嚇阻戰力,確保國家長治久安。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日本軍隊在北平近郊宛平城附近演習,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入城搜查,但遭國軍拒絕,日軍於是大舉進攻,國軍奮勇抵抗,揭開八年抗戰序幕。 八年抗戰期間,國軍「以空間換取時間」,時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先總統 蔣公在廬山發表談話,激勵全國軍民士氣,將國人同胞團結在一起,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精神戰力,共同禦侮、抗敵。 全體國軍官兵更秉持守土有責信念,以劣勢裝備對敵反擊,從初期的八一三淞滬會戰、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展現國軍誓死報國精神;隨後也英勇投入臺兒莊戰鬥,以旺盛精神戰力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創造名聞中外的「臺兒莊大捷」。 政府在抗戰後期,以「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號召全國青年,組成青年遠征軍,打通中印公路,與盟軍並肩作戰,顯見抗戰每個階段,均是國軍忠貞愛國偉大情操,以及國人同仇敵愾、 同舟共濟愛國熱忱的真實展現。 戰史殷鑑不遠,國人惟有體認「備戰才能避戰、止戰」的真義,才能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在面對當前中共始終不放棄武力犯臺的現實威脅下,國家安全必須建構可恃的防衛戰力,共同打造全方位國防安全,全軍官兵更應深刻體認「寧可百年無戰爭,不可一日無戰備」的真諦,積極致力戰備訓練,以堅實的國防做為政府強力的後盾,為兩岸和平、確保臺海安 全而努力奮鬥。 長達八年對日抗戰的勝利,是全國軍民、先賢先烈犧牲奉獻,用血淚贏得的成果;此「抗戰精神」,就是我全體國民無價的精神資產,更是國家民族尊嚴、高度自我犧牲精神的發揮。國軍官兵實應傳承抗戰精神,存誠務實、腳踏實地專注戰訓本務,以塑建無堅不摧的精神戰力,打造精銳新國軍,保障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