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靠農業救經濟 希臘還得加把勁

立報/本報訊 2013.07.02 00:00
【編譯陳玫伶整理報導】據《半島新聞網》報導,希臘的失業狀況持續惡化, 一些都市居民紛紛遷離城市,選擇反璞歸真的務農生活。

失業率高 都市人回鄉務農

希臘的失業率雖不是歐洲最高,但政府6月初宣布今年第1季失業率到達27.4%,創下1998年以來單季最高。部分希臘人決定回到務農生活,政府亦極力支持這類轉型,希臘政府去年的經濟成長約有3.6%為農業部門支出。

希臘總理薩瑪拉斯(Antonis Samaras)宣布,希臘將展開農產品的改革與擴張,提撥350萬歐元(約新台幣1億3,720萬元)作為鼓勵農企業的基金。

薩瑪拉斯告訴國會:「若不重視主要產業,就不會有經濟成長。」他已經設立溫室與家畜飼養的農民會社,也將在成長中的漁業團體中執行。

不過對於從都市到鄉村的希臘人來說,這並項政策並不能有效解決經濟問題或避免發生重大衝擊。回歸農業生產對某些希臘人來說具有吸引力的原因是經濟不甚穩定,也就是說,都會居民並非因為政府支持才回到鄉下。

桑納拉斯(Damianos Zanaras)一輩子都在航運業工作,他回故鄉後,用畢生積蓄和貸款共數百萬美元投資1座果汁加工廠。他告訴記者:「Kambos Chiou(自有品牌)將會成功創造出希臘特殊風味的橘子汁。」創業過程中他也幫助許多農民。

儘管如此,現實並非都如人意。桑納拉斯高估了當地人的參與意願,他抱怨歐盟40年來的農業政策寵壞了農民:「現在補助款停止了,人們必須努力工作,但他們卻不努力,寧可讓水果掉落一地也不願收集給工廠。」他們現在反而希冀從旅遊業獲得財富,或是離開島上。

工廠的行銷主任川塔利斯(Yannis Trantalis)說:「現在沒有農民全職在奇歐斯島工作,我們試圖和農民簽約,但是時常碰壁,大部分的農民不想給予承諾,而當人們無法全心務農時,他們就無法產出符合他們承諾的產品品質。」

農民仰賴補助 缺乏競爭力

希臘約在60年代形成合作社,不但保證最低收購價並協助販售到市場,也給予農民制訂市場價格的能力。但是在80年代左右,合作社成為政治籌碼,但支票卻從未兌現,合作社逐漸變成為籌措經費的手段,造成如今希臘農民的許多困境。

農業報紙《Agrenda》發行人潘納戈斯(Yannis Panagos)說:「希臘完全加入歐盟,加上社會主義的復興,這些合作社服務的對象從農民變為政黨。」

歐盟補助成為社會主義1981年崛起的優勢,這幾乎讓農民的收益翻倍,加上補助款與政黨經費,合作社在大環境中很容易就迷失原本目標,使農民越來越沒有競爭力。

希臘農業部長查夫塔利斯(Athanasios Tsaftaris)說:「補助款不是成為投資和增加農業效能的工具,而是變成農民的主要收入。他們放棄傳統農產品,轉而投資單一的年收作物,這些作物成本高且耗費水源、肥料和能源等資源,造成我們的農業產品價格高昂卻沒有競爭力。」

這個狀況在希臘幅員最大的可耕地撒利(Thessaly)平原尤其顯著,數十年來農民為了增加玉米和棉花等現金作物而超抽地下水,現在當地面臨環境災難,地下水位下降數百公尺。

販賣產品 看合作社臉色

查夫塔利斯想協助農民脫離合作社及補助款的影響,他的努力已有部分成效。奇歐斯島上有大量被遺棄的橘子園,如今席達斯(Vangelis Xydas)和兄弟成功地接管父親的橘子園,經營自有品牌。

席達斯說:「我們不再將水果視為產品,而是把它當成原物料。」他現在透過獨資的零售通路銷售橘子風味的濃縮液、點心、麵條和烘焙材料。

瓦西利斯(Vasilis)和巴拉斯(Roula Balas)辭掉在雅典的資訊科技和行銷工作,到奇歐斯島上展開務農生活。巴拉斯說:「我們希望我的家庭跟我的成長過程一樣親近自然。」

他們原本打算種植具有芬芳香氣的樹種,這些樹木通常被用於增加食物風味或製成整腸藥品。不過當巴拉斯的雙胞胎子女在去年出生後,他們意識到必須將農地轉換成觀光景點以增加收入,但這卻不符合當地預期發展。即便他終於說服旅遊業者將旅行團帶到農場,仍然要面對新的問題。他說:「我無法直接販賣任何乳香脂產品,因為合作社迫使我賣給它們,我還得從合作社高價買回。」

巴拉斯只好回復到傳統銷售方式,也擔任顧問貼補收入,但是他們不後悔當初為了務農而離開雅典的決定。席達斯也同意,鄉下的生活品質能彌補一些收入損失。他說:「你的生活模式變簡單、開銷也減少,城市中的經濟成長和衰退都比鄉下明顯;既然我們先前沒有經歷成長,此刻我們也不會感到沮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