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虛幻或現實? 3D列印炒過頭

自由時報/ 2013.07.01 00:00
記者羅倩宜/專題報導

3D列印概念股今年以來驚驚漲,但外資產業分析師警告,市場熱度跟現實有點差距,3D列印固然可輔助工業製程,但這個技術20年前就存在,投資人應冷靜看待。

概念股飆漲逾倍

近幾個月台股大盤冷清,但3D列印概念股卻一枝獨秀,例如代理3D軟硬體的實威(8146),股價從3月底的75元漲到6月最高點263元;另上市的大塚(3570)、興櫃的研能(8197),今年以來股價漲幅也達300%。

就連6月20日剛結束的台北光電週展覽,也特地成立3D列印專區,加入這股熱潮;但兩週前市場主力退場,不少3D概念個股打入跌停,雖然近期股價稍有回升,不過市場也開始冷靜思考3D列印的基本面。

3D列印材料差很大

外資瑞信證券分析師蘇厚合分析,3D列印確實能替工業製造加分,可以運用3D CAD軟體及3D列印機快速做出成品原型,縮短設計階段的時程。

但他也指出,3D列印機的價格,從1千美元到100萬美元不等,材質也有很大差異,從PLA環保纖維、尼龍或ABS等塑膠材質、木料,到鋼及鈦合金等。3D列印機台以歐美大廠如EOS、3D System及Stratasys為主,不過國內洋華旗下的研能、中光電旗下的中光電系統工程,也已開發出自已的機台。

技術已存在20年

3D列印技術已經存在20年,台灣廠商大約在15年前就已購入3D列印機,它的好處除了能在短時間內做出原型,以利快速修正設計,業界專家說,3D列印也適合小量的零組件生產(例如數量在100個以下)。

不過,3D列印因為少了高溫高壓的製程,成品往往不耐壓力,精準度也略遜,較不適合用來製作需要強度或精密度的機械零件。

股價已提前反映

蘇厚合指出,隨著3D列印用於原型製作越來越普及,其搭配的設計軟體3D CAD滲透率也會提高,主要軟體商包括美國的SolidWorks(實威代理)及Autodesk(大塚代理)。

不過,3D CAD軟體的熱賣題材,瑞信證券認為已充分反映在相關個股股價,未來還是應該回歸基本面,尤其已經出現功能相同但效果卻更強大的其他軟體,如PT Creo Parametric、Solid Edge、UG等,

上個月甫結束的台北光電週,設有3D列印專區,廠商也展出各自的獨門3D列印機台,例如德國大廠EOS推出的雷射快速成型機台,可適用於塑膠及金屬不同材質,美國大廠則推出適合個人用及企業用的不同機種。

國內研能所開發的機台,則採用石膏為列印材料;中光電系統工程則運用樹脂、再加上其原本的DLP(數位光學處理)技術,列印成品有多種色彩選項。不過瑞信證券認為,3D列印機台只適合打造原型,目前無法取代傳統的大量生產技術,而且本土廠商因為缺乏know-how,比較難以開發出3D列印用的替代材質。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