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公銀人事令背後的金融業產值

自由時報/ 2013.07.01 00:00
●歐陽書劍

「人民應該是不了解我們的銀行和貨幣制度,因為他們若了解,我相信在明晨前將會有一場革命」,據說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曾經如此針對金融體系表達過不滿。如果我們能夠更了解一點,我們的不滿應該也會多一點;今天交接的幾家公股金控和銀行董事長,就暴露出政府施政的莫衷一是,及提升金融業產值的言不由衷。

金融業產值占GDP比例下滑的現象,因政務委員薛琦公開批判而引起廣泛討論,並延伸出金融整併的問題,但在討論如何提升產值前,卻有幾個問題要先確認:首先是金融業為我國戰略產業嗎?金融業產值占GDP比例沒有成長,有可能是其他產業成長更快,如果要集中挹注國家資源於金融業,當然應先檢討其在整體產業策略的地位。

提升金融產值 須檢討公銀

假設政府確定金融業為策略產業,那接著應檢討政府為何保留規模如此龐大的公股銀行?台銀、土銀、合庫、彰化、第一、兆豐、華南和台灣中小企銀等八大公股銀行去年底總資產合計為十八兆七千餘億元,占本國銀行總資產的一半以上,但和產值有關的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合計僅二千億元左右,只有本國銀行合計的四十一%,要提升國內金融業產值,當然要從檢討公股銀行開始。

公股銀行的效率不彰,外界多所批評,公股銀行負有政策性任務,但大部分都能回歸行政部門負責或正式委外辦理,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如台銀的協辦軍公教退休、退伍金優惠儲蓄存款等。銀行已是受高度控管行業,財政部能實際掌控的銀行總規模,有必要占本國銀行一半以上?

首長更迭 政策無法連續

假設除了財金部會安插退休高官外,政府真的有充分的政策理由要維持如此龐大的公股銀行體系,那麼就產生第三個問題,如何提高經營績效?今天進行董事長交接的銀行中,接任華南金控董事長的台銀金控及台灣銀行董事長劉燈城,擔任舊職不過一年,如今即要轉任,且遺缺還不補實,將由財政部政次曾銘宗兼任,是台銀不重要?還是次長太清閒?要和華南金民股抗衡?外界揣測聲四起。但是不管如何,走馬燈似的首長更迭,所產生人息政亡的現象,官方難到不懂嗎?由於政策的無法連續,公股銀行提高經營績效的環境,基本上已不存在。

政府不是實驗室,也非職業介紹所,這不僅是劉燈城和曾銘宗適任與否的問題,而是財政部如何定位公股銀行。當年在次貸風暴發生時,美國曾經以金援換取金融機構的股權,危機後就將經營權還諸於民。先進國家的銀行國有化若非常態,則我們的公股銀行要永遠保持下去?

掌握銀行就掌握資金的流向,進而左右產業發展的走向,更有數以萬計的行員協助推展政策,對官方來說,是致命的吸引力;但若以政策的理由保留公股銀行,實質握有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任命權,將永遠難脫金融不自由的批評,也應該承擔台灣金融產業發展未如人意的責任。

財長高興 隨意換公銀董座

「把我們最好的廿人帶走,微軟(Microsoft)將成為一家不重要的公司」,比爾蓋茲(Bill Gates)曾經有這樣的慨嘆;但我國規模最大、最重要的銀行董事長,只要財政部高興,卻可以隨時更換。想請問政務委員薛琦,這樣的用人態度,還用研究如何提高金融業產值嗎?真要提升金融業產值,最快的方法,應是從要求財政部審慎檢討公股銀行人事做起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