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咄咄集:出城西去

立報/本報訊 2013.06.27 00:00
■吳忠泰

該是自己告別此專欄的時刻,這是對本報讀者最負責的態度。

蠶能吐絲要吃桑葉,近日檢視自我的生活,除了從歷練中考驗之外,自發性的長進和閱讀太不足了,已經到了面目可憎的狀況。這是騙不了人的,感動不了自己的文字就不要佔用資源,是最起碼的內心準則。

6月初某日清晨,搭區間車到東北角雙溪,這是個人初任教職的所在,那時曾和學生從樓上看溪中魚影和波光,討論此地「煤業衰而河清、河清而人去」的沒落命題,我也走進一家一家農戶山居,嘗試「以採人礦取代採煤礦」的轉變,我真的碰觸到關鍵了嗎?結果有起任何漣漪嗎?

6月底再度從三貂角走基福公路(基隆到福隆)回台北城,看見雙溪鄉間休閒蓮田更見普及,由於有微微高差,所以更為可觀:遠在山邊的民宅恬靜,近處才是蓮田,不爭豔、不奪目,錯錯落落,有咖啡館長在蓮田邊,一切只是靜好端立,而我難以筆代言,因為已無法述說其間人心的轉折前進,我已是過客。

春霧三月,讀到美國年輕作家何偉的中國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三部(第一部是「江城」,寫烏江與長江交口的涪陵小鎮(白鶴梁的所在),在1996到1998之間的故事,作者是和平志工團成員,以兩年時間到當地師範學院教英國文學)第一部我去年才拜讀,晚讀了至少10年,感動卻沒有折舊;第二部「尋路中國」就更特別了,作者蹲點在北京遠郊的懷柔區三岔村(有點像我們的金九地區)和當地人共同經歷生活演變,也到中國南方金溫麗(麗水)的新開發區田野觀察,看著從炸山為原到民工流離,庶民悲歡,筆下人生有如映畫。

一個年輕人到異鄉,只有熱情不會成事,背後倚靠的是人文素養和學術基礎訓練,以及必須的沉澱。何偉不只看到特殊觀點下的中國,也讓我看到他完成年輕夢的努力,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是從第一年就存在的。我自問:難道自己對雙溪的熱情,少於何偉對變動中的中國嗎?不是的,是滾石不生苔的流轉,讓自己現在對雙溪、對年少都有著深刻的愧欠,既沒有做到從小觀大,也沒有返璞歸真。

不要以為有人遞麥克風,就代表自己有資格講話,這社會天天需要有人供給消耗,文字語言也是消耗品,看成經國大業、不朽盛事,那是魏晉風流的品味,做為媒體朋友的合作夥伴,我理解了這個社會的法則,也熟練的配合了多年,但我應該去做的事,應是做成年輕的自己沒有做的事,就像何偉回到美國撰寫時的全心全力,朝夕以赴。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