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極限挑戰拉赫曼尼諾夫五大鋼琴曲

民生@報/陳小凌 2013.06.25 00:00
圖說:烏克蘭鋼琴家伽佛利佑克將挑戰拉氏五部鋼琴曲。陳小凌/攝影。

【文/陳小凌】廿九歲的烏克蘭鋼琴家伽佛利佑克(Alexander Gavrylyuk)甫於兩周前在瑞士以七場的系列音樂會,挑戰拉赫曼尼諾夫五首的大型鋼琴與管弦樂團作品,包括四首協奏曲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由傳奇大師賈維指揮(Neeme Jarvi)瑞士羅曼德管絃樂團(Orchestre de la Suisse Romande)。今天他來到台北,7月1日與2日連續兩天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相同曲目,作為他向拉赫曼尼諾夫致敬,也是他個人音樂生涯的再度挑戰!

今年是俄國作曲家拉赫曼尼諾夫140歲誕辰與逝世70週年,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唯美浪漫,他所寫的五首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大型作品,前四首為協奏曲,第五首為《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五部作品橫跨拉赫曼尼諾夫數十年的創作生涯,呈現出各種不同的面貌與風格,不論在演奏技巧或詮釋上都具有高度的挑戰,鮮少鋼琴家可以在舞台上完美精彩的演出。

伽佛利佑克坦言,要在兩天密集連著彈完這五部大曲,在克服拉氏曲目艱澀彈奏技巧及體力上,確實是一大挑戰;但他想要藉著這樣的曲目安排,讓台灣樂迷們進行一場拉赫曼尼諾夫的「生涯之旅」。

拉赫曼尼諾夫一生歷經沙皇帝俄、蘇維埃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中年之後來逃離祖國前往美國,音樂承繼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也見證了二十世紀調性音樂的沒落與現代音樂的興起,其創作不易明確區分不同時期的風格,在和聲、曲式與音樂結構的漸進演變中,往往重複出現固定的主題,尤其在五部寫給鋼琴與管弦樂團的大型作品更為鮮明。他的《C小調第二號鋼琴協奏曲》,成功征服世界,也奠定拉赫曼尼諾夫在國際樂壇的地位;《D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寫於1909年前往美國的旅途中,在船上沒有鋼琴,拉赫曼尼諾夫只能以想像的鍵盤指法創作,寫下這部被譽為史上最艱深的鋼琴協奏曲。1958年美國鋼琴家范克萊本以第三號協奏曲贏得首屆柴可夫斯基大賽冠軍,當今國際音樂比賽,以拉赫曼尼諾夫協奏曲作為決賽曲目的選手,比例相當高。

「第四號鋼琴協奏曲」是最不常被演出的曲目之一,伽佛利佑克說這首曲子在1918年拉赫曼尼諾夫移居到美國後,完成於1926年,能感受他受到美國作曲家蓋希文《藍色狂想曲》以及現代音樂之父荀貝格影響,帶有爵士及現代音樂的元素。

拉赫曼尼諾夫也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鋼琴演奏家之一,擁有一雙無與倫比的巨大手掌,可以輕鬆自在的彈奏十二度音,能緊密柔軟地控制整個鍵盤,使得每一個觸鍵都在掌握之中。

在21歲之齡就囊括樂壇三大鋼琴大賽:霍洛維茲、濱松與魯賓斯坦冠軍的伽佛利佑克,他的琴音濃郁、強烈、具貴族氣息,以輝煌的音色與鋪天蓋地的氣勢,征服艱澀的鋼琴曲目,被認為新世代出色的鋼琴演奏家。2009年,他與雪梨交響樂團合作,在傳奇鋼琴家阿胥肯納吉的指揮下,灌錄極為艱澀的五首普羅高菲夫鋼琴協奏曲全集。2010年在波蘭瓦維爾城堡錄製蕭邦的兩首鋼琴協奏曲。

伽佛利佑克將與指揮葛諾.舒馬富斯、莊文貞以及長榮交響樂團合作,7月1日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第1、3號協奏曲,7月2日演出2、4號協奏曲以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這兩場音樂會已受到樂迷的注目,接近完全售罄的票房紀錄。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