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反殖民批判精神 宋澤萊寫作風格

客家電視台/ 2013.06.25 00:00
【廖期錚 林敬祐 雲林二崙】

本屆國家文藝獎得主之一宋澤萊,本名廖偉竣,是雲林二崙詔安客,他不但是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末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風格也繼承了賴和、楊逵等,反殖民的批判精神,深刻描繪70年代到90年代台灣的社會現象,要為社會最底層居民,發出不平之鳴。

金黃的稻穗結實纍纍,雲林二崙不但是,台灣優質米的重要產地,也是鄉土文學重要推手,宋澤萊的故鄉。本名廖偉竣的宋澤萊,是位已經福佬化的詔安客,雖然從小在華語和福佬話的生活環境中,讓他失去了母語,但對於故鄉的詔安客文化,卻仍有很強烈的認同感。

(100.11)作家 宋澤萊:「有時候看到詔安習俗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歡呼,覺得非常愉快,你就會在那個地方,會回到原來詔安客的世界裡去。」

而這份對鄉土的情懷,其實也反映在他的創作中,1970年代中末期發表的作品「打牛湳村」,寫的是故鄉二崙,在當年政府發展工業政策下,農民遭到剝削的真實情境。

(100.11)鄉土文學作家 宋澤萊:「弱勢者被壓迫者,基本上這種關懷,是從日本時代,包括賴和,賴和也是客家人,賴和、楊逵一直下來。」

之後包括80年代中期,探討環保核安的科幻小說「廢墟台灣」,90年代中期,諷刺黑金政治的奇幻小說「血色蝙蝠的降臨」,都是宋澤萊對當代社會的,觀察和批判,不但讓他相繼獲得,吳濁流 吳三連等文學獎的肯定,作品也曾得到社會重視,然而不少的社會 政治亂象,至今仍然存在 甚至變本加厲,也令宋澤萊感到憂心。

(100.11)鄉土文學作家 宋澤萊:「我們也都提出來了,我們都抗議了,我們都做了是有反應出來,可是沒有用,你說打牛湳村寫了3、40年來,果菜一直被剝削,事實上今天香蕉的問題還是這樣,通通就是這個問題,有沒有改呢?沒有改。」

雖然寫作無法改變什麼,但他仍然堅持創作,繼續以文字關懷台灣這片土地,「勇士當為義鬥爭」,這句賴和當年寫下的詩句,就是宋澤萊文學人生最好的寫照。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