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從事國際志工 不能只靠熱血

立報/本報訊 2013.06.24 00:00
【實習記者張成旺台北報導】國民黨青年團主辦的「東南亞文化系列沙龍」,22日於台北Changee共同工作與創意藝文平台舉行第3場座談,主題為國際志工經驗分享,希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在東南亞當志工的辛酸血淚與喜怒哀樂,出國當志工前,千萬要想清楚。

這場座談會邀請了3位國際志工分享他們在東南亞當志工的經驗,分別是廖敏倫(國際醫療團經理)、高捷(柬埔寨長期駐點志工)以及趙中麒(台大社會學博士、泰緬邊境志工)。該系列已主辦了3場,第一為東南亞電影放映講座,二場為認識東南亞語言與文化。

研究所畢業後就投入柬埔寨擔任志工的高捷表示,他當初去的原因是覺得第三世界國家是值得探索的地方,也符合他的性格,同時也希望給自己更好的履歷和經驗。他建議大學生,想當志工必須先考量自己的能力,因為許多志工連自己都幫不了,不自量力,到頭來還需要別人幫助。他以自己的觀點評論當地志工的工作態度,以及當地居民如何看待與對待「志工」。他說,當志工除了幫助他人,也幫助了自己學習獨立過生活。

畢業於公共衛生研究所的廖敏倫說,當志工就要以開心的態度去做,環境再差也要用正面心態面對,當志工必須以同理心尊重他人。她表示,組織和志工的立場不一樣,兩者出發點有差別。短期志工可能隨時會離開,但是組織是長期的。廖敏倫告訴大家,以不同觀點和立場思考,就會看到不同的事情。

趙中麒則把志工形容成兩種人:小蝦米(什麼事也辦不了)和大鯨魚(可以改變很多事情)。他表示,志工必須清楚自我定位,放下過去的觀念,接受異地文化,讓自己融入當地。此外,他也分享了一些他面對的政治突發事件,例如緬甸袈裟事件與泰國紅衫軍抗議事件。

三人都提到,國際志工有其多元性與複雜度,決定前往任何地方擔任志工之前,必須慎思,盤點自己的能力與資源,而非一頭熱地前往,否則可能事倍功半,也無助於當地的社區與居民。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