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開放服務業 學者憂心搶食國內就業機會

自由時報/ 2013.06.23 00:00
〔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在兩岸兩會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後,經濟學者憂心表示,過去台灣製造業大舉西進出走,已使得國內就業機會銳減萎縮,實質薪資原地踏步,如今又繼續擴大到服務業範圍,未來首當其衝的問題,必然是對國內就業機會的「負面影響」。

邱俊榮:衝擊遠大於ECFA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相較於上次台灣與中國簽署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範圍是商品貿易,被列入早收清單項目的產業才會受到影響,但服務業就不同了,因為服務的提供,通常人需要在場,一定會牽涉到人員往來,因此可以預期,「這次開放對國內勞工就業帶來的衝擊,將遠大於ECFA。」

邱俊榮說,一個國家對外簽署類似自由貿易協定,都必須要有一定共識,但這次卻是很快速完成簽署,當然會引起民間恐慌。

邱俊榮表示,有人說,這次開放幅度很小,加上台灣服務業競爭力非常強,不用過度擔心衝擊;問題是,馬政府做過的承諾,都一個一個被打破,以前強調不會開放中國勞工來台,但現在可藉由所謂的有條件開放,間接影響到國人工作權利;且當國內服務業者的經營遭到中資業者打擊,自然就無法好好照顧員工或提供就業機會。

林向愷:傷害弱勢民眾工作權

「馬政府根本是為開放而開放!」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林向愷指出,外界對這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簽署,一直有很多質疑聲音,但遺憾的是,馬政府未能積極與外界溝通說明或回應,完全輕忽這對台灣服務業的傷害,尤其服務業對中國大舉開放後,勢必衝擊到國人就業權益。

林向愷強調,服務業聘僱員工以本國人為主,不像許多製造業是在海外設立工廠,雖然雙向開放之後,我方業者也得以進入中國市場;但問題是,中資來台進入我國服務業,將挾著龐大雄厚資金,加上地理位置相近,語言相通,不僅打擊到服務業的生存權,特別是弱勢民眾的工作權,都將受到嚴重傷害。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