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是學習 還是血汗:身為勞動者 學生要有意識

立報/本報訊 2013.06.19 00:00
策劃、編譯■李威撰、劉耘

在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和全球化經濟的影響下,每年有無數學生自願擔任企業的無薪實習生。他們負責整理文件、倒咖啡,工作數月卻沒有薪資、津貼或基本工作保障。企業要求他們成為溫順的員工,其勞力付出則隱形在市場中。

目前,無法得知全球有多少實習生,部分原因可能跟工作涉及違法有關,必須隱匿於勞動市場中。據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2000年的報告,美國30%的勞動力是臨時工;2010年美國勞工處則統計,有30%的公司將實際上固定聘用員工歸類為約聘工,為得是避免支付津貼福利。

家務到實習 女性處境堪憂

根據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教授史坦丁(Guy Standing)率先提出的「不穩定工作」(precarious work)概念,這股實習風氣反映出全球經濟環境對「彈性」和「服從」的要求日增。經濟學者自1970年代以來鼓吹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推動勞動市場彈性化,將減少勞工保障及去工會化視為是解決經濟停滯的辦法。同時,全球化使各國政府和跨國企業加速取消相關規範,工作條件不斷惡化。

▲一位學生在參加實習博覽會前將履歷影本交給紐約市立大學人員,圖攝於2012年4月27日。(圖文/路透)

專欄作家舒瓦茲(Madeleine Schwartz)在《異議》(Dissent)表示,現在的實習生與過去從事家務勞動的女性相似,瞭解女性的家務勞動,有助於提高實習生的工作環境。他指出,目前大多數實習生是女性,而實習生自願從事無薪勞動,在工作中找到滿足感。

一方面像企業主所要求的,實習生應對任何工作機會心懷感激;在網路上,給予實習生的建議中,又不斷再宣揚適應力,熱忱及順從等特質。而這些現象所凸顯的,正好類似於女性在歷史上的遭遇。

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的實習生多半也是女性。實習研究和顧問機構「實習橋梁」(Intern Bridge)指出,全美有3/4的實習生為女性,時裝、媒體和藝術等高度依賴實習生的產業,從業者多以女性為主。

實習制度遊走法律規定邊緣,雇主不僅要求實習生成為溫順、隱形、沉默的工作者,實習生自己又傾向於將自己定位為學生,而非勞動者。一旦勞工不認為自己是勞工,就無法替自己爭取勞動者的權益。

在1930年代的羅斯福新政之後,越來越多勞工籌組工會為自己爭取保障,如今也漸漸出現白領勞動者組織。自由工作者工會(Freelancers Union)就集結了有共同需要、但專業技能不同的勞動者,但要成立這種工會必須提出薪資和健康證明,不適用於所有行業。

基本工資 不論工作型態

史坦丁提出一個相對理想的辦法,認為該制訂普遍的基本工資,不論勞動者的產出或勞動種類為何。目前,已有一些實習生成立工會,例如實習勞工權利組織(Intern Labor Rights),雖然規模不大,但已逐漸獲得迴響。2011年開始出現實習生控告曾任職公司的官司,讓不少業主開始支付實習生薪水。

若想解決臨時性工作的問題,我們必須討論現今所有的工作型態,包含無薪工作、短期打工和無保障工作。而1972年的「家務有給制(The Wages for Housework)」運動也許能提供借鏡,讓所有勞動者正視自己的勞動產出價值。

雖然家務有給制最後沒有達成任何實質立法成果,但女性參與職場的比例自1970年漸增,女性也開始產生自覺、肯定自我能力。畢竟,工作就是以時間換取金錢,並不是如實習生所認為的,一個純粹學習的機會。

(整理自《異議》)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