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禁宰活禽政策上路,6月7日13個養雞協會等組織派代表北上召開記者會,強調政策上路前,未於全台普設電宰場,配套不足,已讓土雞業者面臨生存不下去的困境;今天在農委會門口抗議。
北上陳情的養雞協會包含台中市養雞協會、南投縣養雞協會、彰化縣養雞協會、雲林縣養雞協會、台南市養雞協會、高雄市養雞協會、屏東縣養雞協會、台東土雞聯誼會、新竹市土雞雞農、新竹縣土雞雞農、苗栗縣土雞雞農、嘉義縣土雞雞農,以及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土雞營運行銷組。
雞農姚量議說,陳情共計5大訴求,包含1.各縣市設立「公有家禽活禽批發市場暨屠宰場」、2.各鄉鎮設立「公有屠宰場所」、3.開放養雞場內設置「衛生屠宰設備」、4.輔導攤商於市場內合作設立「衛生活禽展示暨隔離屠宰場所」、5.建立國內土雞認證制度。
雞農及台灣農村陣線在農委會門口設演說台,由雞農、學者等多人表達以上立場與主張。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土雞營運行銷組組長黃全成說,電宰場宰的土雞,出現斷翅、斷腿、破皮、殘留內臟等問題,影響銷路;但是只要一有怨言,電宰場就馬上拒絕代宰,讓問題惡性循環,農委會應正視問題、解決問題,不是讓人民承擔錯誤政策的苦果。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土雞營運行銷組並出示實地訪查全台83家電宰場,發現當中只有47家願意代殺土雞;不代宰土雞的有10家,只宰雞鴨等其他家禽20家,專宰白肉雞6家。
苗栗特色雞雞農林謙利表示,47家都是小型電宰場,以苗栗2家為例,1小時只殺50隻、30隻,根本不能跟6家大型專宰白肉雞的電宰場,動輒1小時殺6000隻的處理量相比。
他指出,以他家族所養20萬隻規模為例,除送苗栗2場各1000隻、500隻電宰,還要外送到台中、桃園、新竹,甚至南投處理,才能處理改電宰的處理量。他建議,至少要再增加47家小型電宰場,且要平均設置,才足以改善目前土雞電宰場量不足的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