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台灣食安問題 陸媒關注問原因

中央社/ 2013.06.04 00:00
(中央社記者馮昭上海4日電)問題澱粉在統一等知名企業中招後,中國大陸媒體今天報導篇幅和力道增強。陸媒共同疑問是,台灣較早開始注意食品安全,但為何還是多次發生問題。

在塑化劑事件發生2年後,統一、愛之味、開喜和龍口等知名品牌也發現與問題澱粉「有染」,下架產品涵蓋布丁、豆花、豆腐、霜淇淋、仙草凍、乳酪和米粉等多種食品。

東方衛視連續數天將台灣追查問題澱粉情況列入報導,今天則在新聞中進一步探討,台灣較早開始注意食品安全問題,也立法管理,但為何還是發生了塑化劑、問題澱粉等事件?是否因為管理單位太多,反而事權分散?

解放日報報導,近年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大多與不應該出現在食品的添加物有關,但如果任何添加物都要制定一個安全標準,「標準將是難以窮極的」。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技術總監馬志英認為,歸根到底,還是要強調「過程監管」。

至於問題澱粉食品是否流入大陸,解放日報報導指出,統一等企業以及上海多家主打台灣美食的甜品店昨天都表示,在大陸銷售的產品是在大陸生產,未採購問題供應商的食品原料。

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表示,大陸銷售的產品是安全的,沒有採取下架措施。

上海還有不少民營檢測機構瞄準「商機」,聲稱能檢出問題澱粉成分。不過,上海市食品添加劑行業協會質疑,這些機構不具備出具相關報告的資格。

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顧振華表示,監管部門正邀專家儘快建立檢測方法,並建議監管部門抽檢市售相關食品。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