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林向愷︰台灣像漏水的水桶

自由時報/ 2013.06.02 00:00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表示,台灣超額儲蓄那麼多,主要就是投資不足,多數產業普遍研發、創新不足,相關投資有限;而海外生產比重過高就是台灣產業缺乏投資及創新的主因,企業為降低成本而移往海外生產,資金與技術不斷外流,「台灣就像漏水的水桶,水位一直降,經濟動能愈來愈弱」。

林向愷表示,今年民間投資雖恢復成長,但投資動能太集中在少數產業,以前還有石化及機械業等,但近幾年剩下晶圓代工資本支出較高,如果這些產業不投資,民間投資馬上就會衰退。目前國內產業面臨的問題是,研發及創新普遍不足,這次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的報告也有提到這個問題,台灣企業不重視自有技術的研發與取得,而是以代工為主。

政府基金 應鼓勵企業創新

他指出,政府手上有國發基金、四大基金等,擁有數兆元的資金,這些基金不要只會買金融性資產,應鼓勵企業創新,開發新市場、新技術、新產品及新的原物料取得來源,並形成可影響市場價格或不受市場價格影響的企業組織,像蘋果(Apple)就有定價能力,南韓產業垂直整合後對半成品及零組件價格也有影響力,但台灣大多數是代工,不僅無法影響價格,還常被壓低價格,微利化問題愈來愈嚴重。

林向愷認為,海外生產比重過高,是台灣產業缺乏投資及創新的主因,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而移往海外生產,資金及技術持續外流,就像「水桶漏水」,目前應該是「補破洞」,也就是管理產業外移,但政府沒有做;既然如此,就要產業創新,「把水倒進去」,卻也沒有做。政府既不堵破洞也不灌水,導致水桶的水位一直降,台灣經濟動能愈來愈弱。

他批評,對於國內投資不足的問題,馬政府的做法是引進中資,但台灣不是資金不夠,超額儲蓄那麼多,「中資來反而是從水桶掏兩勺水」,只丟了一點資金進來,就掏了一堆技術回去。

對於行政院「提振景氣措施」擬引進壽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林向愷認為,國內公共建設投資已經差不多了,引導資金數量有限,應將部分壽險業資金引導至民間投資;此外,鼓勵企業創新不能只用租稅手段,減稅救經濟都是曇花一現,愛爾蘭就是最好的例子。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