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黑心食品充斥 大廠把關何在

中央社/ 2013.06.01 00:00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1日電)黑心食品充斥,「到底還有什麼食物能讓人吃的安心?」恐怕是大眾現階段最大的疑問跟心聲。大廠一一淪陷,還能仰賴誰為消費者把關。

一位媽媽帶著兒子站在超商鮮食區前,兒子指著眼前琳瑯滿目的商品問:「媽媽,我想吃這個,可以嗎?會不會有毒?」只見這位媽媽仔細端詳成份標示,最後一臉茫然的對兒子說:「我們改吃別家公司做的東西好了,這家新聞有報是黑心食品的黑名單。」

在大賣場裡,張先生說,「原本以為大品牌廠有信譽,在品管安全上會有較嚴格的把關,不過現在看來似乎不是那麼回事,原本信賴的大品牌都還是出事,現在真的不知哪家廠商是可以相信的。」

從5年前的三聚氰胺開始,2年前的塑化劑再到最近的問題醬油、毒澱粉、防腐劑超標菜脯及工業用原料,一連串黑心食品事件,台灣食品大廠榜上有名的不在少數。超商的關東煮、義美泡芙,統一企業、愛之味、開喜等廠多達10餘項產品,都因捲入「食不安心」風波而下架。

翻開台灣「食不安心」事件簿,眼見知名大廠一一淪陷,連業界模範生義美都出包;從塑化劑到毒澱粉事件,食品龍頭統一旗下產品都有受到波及,因而引發網友的質疑,難怪消費者的信心會大受打擊。

針對原料端的管理把關,統一公關經理涂忠正表示,內部都有設置中央研究所及品管單位,針對原料進行抽檢管控,針對引發疑慮的產品,統一已緊急送公正第三方 SGS進行檢驗,內部也已自行檢驗都沒問題,並提供相關證明、資料給檢調單位。不過,為了消費者健康安全把關,在第一時間將有疑慮產品先行下架,後續配合檢調單位調查。

一般民眾難以接觸食品製造過程,想為食安把關,除了看食品標示外,「品牌」信賴度是另一個重要指標。但衛生署長期忽視食品標示重要性,許多坊間食品標示不清甚至不實,讓民眾有看沒有懂,難以安心選擇。

不少民眾對知名品牌大廠會有一定的信賴度,這也正是企業的品牌價值所在,但近幾年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度似乎不斷下降。

某大食品業者就坦承,食品安全的問題除了政府單位的有效規範及執行外,業者本身的把關很重要,除了先要有良心外,作業流程的落實才是關鍵點。

他說,原料端的管理是關鍵,包括供應商的篩選、訪查、稽核及驗收、儲存,各項都是關鍵,作業流程大家都有,差別在落實程度跟嚴謹度;從一家公司出包的機率就可看出管理好不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