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台東稻作青粒不稔 縣府會同公所勘查

客家電視台/ 2013.05.29 00:00
【徐榮駿 台東關山】

今年4月稻米孕穗期,台東遭逢異常低溫,各個稻米產區都傳出青粒不稔的現象,台東縣政府與各鄉鎮公所,28日特別到稻作農損地區勘查,縣府表示,目前已經為受災農民,申請專案補助,為了降低類似的天災農損,縣府也將與農政單位,及育苗場業者研究,鼓勵農民該栽種,適應力更好的稻米品種。

農損會勘代表走進田裡,實地了解農民的心聲,因為今年一期稻作,遭逢天候異常,讓農民損失慘重。

農民 吳先生:「全部青粒不稔,青粒不稔就沒進米,連請割稻機的錢都拿不出來。」

農民 林先生:「有關單位跟縣長,看能不能往上報。」

根據受災的池上、關山、鹿野,以及東河4鄉鎮統計,目前已經掌握的青粒不稔稻田約有380公頃,只是目前全縣農損金額,未達1億元的標準,無法申請,天然農業災害的現金救助,不過台東縣政府,已經向農委會申請專案補助,受災稻田每公頃,可獲得1萬4400元補助,不過這次發生青粒不稔的稻作,大多是香米品種,因此縣政府也希望農政單位,能從問題的根本,來尋求解決之道。

台東縣長 黃健庭:「更長遠的,希望農改場等相關單位,來幫我們研究,包括什麼樣的品種,比較適合在什麼樣的地方耕作,比方關山這裡,到底我們種什麼樣的品種,香米系列的哪一個品種比較好,一般的米系列,哪一個品種的比較好。」

台東縣政府表示,由於這次受災戶,大多數是較早插秧的農民,因此縣府未來,也將與育苗場業者協調,研究能否調整供苗時期,提高稻作育穗期,能避開梅雨季節的可行性,讓農民看天吃飯的變數能夠再減少一些。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