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新竹柑橘嚴重落果 農委會:專案補助

客家電視台/ 2013.05.29 00:00
【黃文垚 新竹】

4月份的持續大雨,造成新竹縣主要的農作物柑橘嚴重落果,農委會與縣府農業處等人員,28日走訪果園了解實際情況,雖然損害面積,未達3分之1的農損補助標準,但農委會允諾,會立即啟動正式會勘,待複勘資料匯整後,將以專案經費補助每公頃6萬元。

果農指著地面上,已開花、受粉還結果,卻只有指頭大小的柑橘表示,今年3月忽冷忽熱,接著出現大雨,讓剛結果的柑橘被打得滿地都是。

果農 彭佳營:「清明節前就開始下雨,接連下到目前來說,柑橘受粉後,從小果實開始長大,它(吸收)水分過多,自然無法結合,所以柑橘落果的嚴重性,就在這地方。」

新竹縣農業處處長 范國銓:「4月有25天下雨,5月到22號為止一共17天,所以這個東西沒下雨又是陰天,不然就是出大太陽,所以一冷一熱,然後下雨下那麼多,光合作用沒辦法形成。」

果農表示,一株柑橘樹的年產量,約是800個,但這次估算,收成恐怕不到100個,損失將近9成,經農委會初步會勘後,落果情況確定為氣候影響,就算橫山、峨眉、寶山等8個鄉鎮,損害面積未達3分之1,不能以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補助,為了減低果農損失,農委會仍允諾將以專案經費補助。

農委會副主委 陳文德:「專案補助是現金救助的8成,1公頃專案補助6萬塊,就請縣府跟事業改良場所,就啟動勘災的小組,來完成這個手續。」

農業處預定6月3日,就會開始進行,災害損失面積複勘,並在一個星期內,將調查結果呈報農委會,以便進行後續補助,果農表示,柑橘出現落果時間約有45天,估計落果面積仍會繼續擴大,希望政府加速作業時間,將農民可以盡快度過難關。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