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黑心食品/合法、非法添加劑 問題一籮筐

欣傳媒/梁峰榮/專題報導 2013.05.29 00:00

毒澱粉風暴令台灣民眾人心惶惶,影響層面又深又廣,遠超過三年前的塑化劑事件,一來有毒澱粉製品項目極多,二來流入市面時間達數十年,且對人體腎臟造成嚴重影響。眾多的食品添加劑不管合法或非法,不肖商人拼命加,賺飽銀子的同時,犧牲了國人健康、賠了台灣國際形象。究竟食品添加物有多恐怖?哪些食品添加了?又有哪些合法、哪些是非法?若是合法使用,比例該多少才不危害人體?一籮筐的問題,加上一連串的英文與化學專有名詞,民眾看得一頭霧水。在食品加工界裡,一直存在著許多黑暗面,一般民眾無法了解其中真相。無良商人製作澱粉加入順丁烯二酸,不僅增加賣相,甚至可久煮不爛,小吃類食品首當其衝,成品包括麵條、粄條、芋圓、蚵仔煎、關東煮、碗粿、大腸麵線、羹湯、粉圓....等全部中箭。民眾這才驚覺,原來台灣人已經被毒害數十年,相關單位訂定的標準與稽查制度形同虛設。接下來呢?西點糕餅也要用到麵粉,大廠出品的泡麵也要用到澱粉,調味粉也含有澱粉成分,難道這些完全無毒,真的可以安心食用嗎?其中又有多少未爆彈?台灣民眾日常生活接觸的飲食,充斥著塑化劑、漂白劑、硼砂、糖精、甜味劑、防腐劑、色素、殺菌劑、膨脹劑、瘦肉精、抗生素與更多化學名詞,這其中,有些可合法使用,不得超標,有些則是法令不允許,但黑心業者明知故犯或無心,導致加工食品問題重重。10公斤的豬肉可以做出13公斤的火腿,一瓶純米酒可以加工成10瓶,打了生長激素的雞可以快速長大,加了藥劑的摃丸可以長期保鮮,口感更好、外觀更白也更有彈性,醃製食品加入防腐劑、非法甜味劑,變得更好吃、不易壞,小孩愛吃的糖果加了色素與甜味劑。在過去,黑心商人將餿水油回收做成食用油,工業甲醇取代酒精(乙醇)做成假酒,病死豬照樣肢解,送到小吃攤做成藥燉排骨、肉粽;市場上依舊存在著商家將禁用的硼砂加進蝦仁、摃丸,就連大家不屑的檳榔,也添加了漂白劑。在台灣吃飯填飽肚子,簡直危機重重。此外,衛生筷根本不衛生,因為加了雙氧水或漂白劑,耐存放且不易滋生蟲蟻,碗裝泡麵、熱飲杯有黏著劑,遇熱恐有溶解到湯汁裡的危機。對此,專家建議,讓食物回歸自然,盡量自己動手做,少用加工食品,且不要添加太多味精或大骨粉、雞粉,天然的最好。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