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燈會 走春 賞櫻

儲蓄互助社 守護原鄉半世紀

中央社/ 2013.05.25 00:00
平民的保護傘系列4-4(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5日電)卑南族百歲人瑞孫貴花,每個月固定拿1000元到儲蓄互助社存錢,互助社是原住民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守護原鄉半世紀。

60年代,台東原住民經濟相當困難,缺少擔保品,向銀行貸款不容易;又沒有農漁民身分,無法向基層農漁會貸款,成為金融體系弱勢中的弱勢。

民國53年天主教于斌樞機主教引進「儲蓄互助社」到台灣,6年後由瑞士籍史泰南神父先在東海岸的宜灣與寧埔膽曼部落成立、推廣互助社,阿美族向儲蓄社借錢蓋房子,然後再拿家中孩子上遠洋漁船的安家費逐年攤還。

「互助社」不但改善東海岸阿美族人的生活,由於貸款金額都是來自社員的存款,更凝聚部落向心力,原鄉部落陸續成立「互助社」,成為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互助社」改善原鄉居住環境,幫忙繳交保險和健保費,購買交通工具、償還卡債、結婚費用,甚至災後重建和喪葬費都可找「互助社」貸款。

在東海岸當醫生的立法委員廖國棟說,曾遇過一名車禍病人,必須轉診到台東住院,但病人沒有健保,後來他幫忙查詢,病人在互助社有股金,互助社不像銀行要審查資料,因為都是同一部落人,馬上開會決定放款,第2天就把錢送到台東市,讓病人順利住院。

2年前「互助社」和原民會合作,推出「助學貸款和生活周轉金」計劃,截至去年底,幫助1120名原住民取得小額低利貸款,放款3291筆,金額1億5000萬元。

全台「儲蓄互助社」目前有340社,社員21萬餘人,其中原住民的互助社有114社,社員約6萬人,深入各原住民部落。

原民會主委孫大川說,母親今年百歲,現在還是社員,她去教堂會帶2筆現金,一個是奉獻用的,一個是繳互助會的儲蓄股金。1020525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攝 102年5月25日)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