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龍部長 請用政策說服我們

中時電子報/鄭閔聲/特稿 2013.05.24 00:00
文化部長龍應台再度語出驚人,痛批公視爭議是「國際醜聞」,並透露自己後悔入閣。自詡為知識菁英的她,總在言談間展現對社會現象的熱切關懷,卻忘了政務官的職責在於提出解決方案,而非以局外人姿態指三道四、甚或大吐苦水。關於如何培養文化國力;龍部長,請用政策來說服我們。

頂著明星作家光環接下首任文化部長,龍應台一舉一動都是鎂光燈焦點;文學上卓越成就,也讓政媒各界對她敬重三分,前天只不過稍微宣洩情緒也能驚動閣揆出面安撫,恐怕連龍應台自己也始料未及。

龍應台口中的「國際醜聞」公視爭議,在她文化部長一年任內,除了提出兩波董監事名單外,也幾乎沒有其他建樹。今年一月董監事會再次難產後,學界呼籲修正《公視法》,降低董監事會組成門檻,當時龍應台曾承諾全力支持,並呼籲立院本會期以「第一優先」審查。然而眼看會期又要過去,文化部連官方修法版本都還沒出來,僅委託執政黨立委提案了事。

四個月來,龍應台本人則忙著歐洲演講、邀約名導演李安對談,鮮少見她為了推動公視法,親自拜訪立委聽取意見。公視積弊難解,究竟該怪國會「落後且無章法」,還是行政部門「消極且不作為」?

也許台灣民主素養仍不夠成熟,但政務官公然批評自身所轄業務是「國際醜聞」,恐怕連德、法等充滿人文氣息的「先進民主國家」都難以想像。試想,一國法務部長數落司法不公、經濟部長斥責經濟表現疲軟,豈不等於承認自己無能不適任。善於反思的龍部長撂重話之前,是否已先反求諸己?

文筆犀利、充滿人道關懷的龍應台,在文化界永遠是最耀眼的明星。然而一年過去,這位明星部長顯然未能將個人風采轉化為提昇文化國力的實質能量。「文化要有遠見,不是在作秀。台灣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長期性有遠見的政策,每個人單打獨鬥散兵游勇。」李安對談時的誠摯建議,龍部長不知道聽進去了沒有。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