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央視不落地 言論多元要自救

立報/本報訊 2013.05.23 00:00
■蕭宇軒上(4)月,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提議,引進中國央視與鳳凰電視台的國際新聞,以期提升台灣國際新聞之比例,解決台灣媒體之亂象。此發言引起短暫的議論,特別是中國央視的進入,但不久此新聞即淹沒菲律賓射殺漁民、于美人家暴和眾多的生活消費新聞之中。央視落地有啥用?撇除江對於台灣媒體產業的無知,此想法欲改善台灣國際新聞的缺乏與膚淺,認為台灣新聞節目與中國央視所製播的國際新聞,在深度與廣度上,遠遠不及後者。而對於反對者而言,此舉無法改善台灣新聞之問題,因台灣新聞媒體之亂象受制於收視率指標,播放國際新聞的意願低落,也就是說,央視國際新聞並非解決之道,台灣新聞產業結構性問題仍舊存在。同時其國際新聞言論角度受到官方嚴密監控,並非全然的客觀公正。▲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建議引進鳳凰衛視和中國央視,改善媒體亂象,文化部長龍應台表示,若中國大陸允許台灣的電視頻道落地,可以考量。(圖文/楊萬雲)中國央視,全名為中國中央電視台(China Central Television,CCTV),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官方電視媒體,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以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指導,簡言之,中國央視是中國政府為達特別目標,如宣傳政績,所成立的媒體機構。跟公共廣播電視媒體完全不同,央視屬於政府,為政府單方面發聲。而對解嚴、黨政軍三退運動已20年的台灣,江丙坤這種建議,讓人有不知「今夕何夕」之嘆。從言論自由角度來看,央視遭受許多批評和挑戰。代表中國官方的言論,因此,在號稱言論自由的台灣,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央視的進入似乎合乎憲法且合理。但實際上,用「引進央視」作為解決台灣媒體亂象的方法之一,除了無用,更荒謬。「引進央視」作為一種仙丹妙藥,其實更像支持言論審查、國家操弄媒體作為傳聲筒。形同召喚過去老三台的幽魂再次於台灣上空盤旋。當然,央視可能會在台灣數百頻道中,收視率敬陪末座,但那不代表台灣有需要以「引入」作為某程度支持央視背後所代表的惡形惡狀。此外,台灣的媒體亂象,怎會是一個頻道即可解決?央視如何法力無邊、妙手回春地裁剪台灣媒體的枯枝敗葉?台灣媒體環境遭遇的問題是更嚴重的結構問題,不能因為「外國月亮比較圓」,就嘗試以這種鴕鳥心態處理。讓大家都說話如之前臉書平台出現一個性別相關議題的粉絲頁「真愛立約True Love」,此粉絲頁因訴諸較為保守的婚前守貞觀念,又引用部分錯誤資訊支持其論述,因而遭到眾多網友質疑,但粉絲頁的論述也是一種言論,反對者的批評也是,只要前者的論述為公開言論,後者即可反應此言論。當然,任何的言論,都不能涉及歧視與偏見,僅在此前提下,彼此都可讓言論場域更加地熱鬧,更加地眾聲喧嘩。不過粉絲頁管理員隨即封鎖刪除反對意見者的言論,只留下支持的言論。這樣的行為即阻礙言論自由,並以言論自由作為擋箭牌。當然,推廣守貞觀念對社會並無大礙,但利用錯誤的資訊,甚至可能帶有歧視、道德優位的宣傳手法,可能就無法以「言論自由」一以概之。就如某立委可以把核廢料講成「水中劍」,我們也可以請他快點把尊貴的水中劍拔回家藏好。此外,言論自由的權利並非齊頭平等,其不是一人一等份,份量相同,意見自由權的近用機會和成本,並非人人可及,白話即是某些人說話「比較大聲」。就算網路媒體相對於其他傳播媒體,傳播成本相對低廉,可大幅落實個人的意見自由權,但是網路科技的使用機會和門檻,部分人群仍無法擁有此言論自由的權利。完全自由放任的最終理想是眾聲喧嘩,彼此皆有相對平等的意見自由權利,但事實上,完全自由放任所帶來的競爭,只會使資源優勢者逐步佔有資源弱勢者,在競爭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進入門檻,最後只會造成資源優勢者的寡斷或壟斷,不管從任何場域我們皆看到此結果。901的反媒體壟斷遊行的出現,無非就是台灣媒體產業,20年來自由放任所帶來的惡果,媒體自由化道德高旗的主張,實質上卻難以達到言論多元的成果。胡蘿蔔與棒子央視進入台灣又有什麼用?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讓一個聲音不要大到阻礙其他聲音。目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所推出的《廣播電視壟斷防制與多元維護法》的目的之一,即防止意見自由因為資源不均造成意見單一的局面。同時,除了防止特定意見權利過度集中,分配的機制也同等重要。我們也需要資源的挹注,去改善和補助言論自由相對弱勢者,這也是該草擬新法,制定新機制以維護多元文化。應立即成立多元文化基金獎助傳播相關產業,不同於文化部成立的文化獎助基金,是以多元文化基金補助新聞相關產業,透過補助新聞產業使得新聞產業不會因為資金限制,放棄需要大量資源投注的深度報導新聞,讓新聞產業得以減輕廣告資金的束縛,製播非全面應付收視率的新聞。(傳播學生鬥陣責任編輯)媒大事新聞鏡頭下的原民慶典5月初,動保團體召開記者會,播放自民國95年到101年拍攝的紀錄片,並譴責原民祭典虐待、殘害動物的行為,已不符合原民對自然神靈的尊敬,引發了原民文化與動保理念的爭辯。媒體報導中多數引述動保人士影片,描述松鼠、山豬如何被追捕、活生生分屍,認為這已牽涉到傷害動物的行為,而非原民祭典。而受訪的原民委員會主委則表示,原民文化有原民文化的精神與意義,希望動保人士勿用單一觀點看待此事。動保團體與原民就狩獵議題的衝突並非首次,新聞乍看之下,會讓人以為不過是立場對峙的兩方的再度爭辯。但若細看動保團體的聲明稿便可發現,動保團體批評的並非原民祭典或傳統文化,而是為了發展經濟,將祭典觀光化、商業化,進而殘害動物、不符合原民文化中應尊敬大自然的行為。但在報導此事的媒體中,僅有公視有提到觀光業發展帶來的問題,平面媒體幾乎沒有談論到此事。雖然多數媒體同時呈現動保團體與原委會/活動主辦單位聲音,實則只是呈現一表面客觀中立,不僅原民聲音篇幅短小,部分媒體以類似「狩獵變調 凌虐動物」為題,更是反映出原民的意見與立場未被重視,以及媒體複製族群印象;報導中亦未反思與檢討原民傳統文化被迫改變的事實(如:舉行地點從深山變成運動場、主持人從過去頭目長老變鄉長等)。媒體作為第一手傳遞資訊的管道,當中隱含的價值觀,極容易被閱聽者內化、吸收,影響大眾對當事人的看法。一旦報導過於簡略、甚至偏頗,將可能影響閱聽眾錯誤的偏差認知。此次事件的報導,對動保團體與原民而言,一方面呈現出動保團體為了自身理念,譴責他族文化,一方面也再現了原民殘忍、好血腥的形象,同時也可能造成雙方對彼此的不諒解,進而對立。1967年,美國23個城市發生集體黑人暴動,事後成立的肯納委員會調查報告指出:「新聞媒體須為此擔負部分責任,因為他們製造了這種不滿情緒,終致民怨爆發。」這件案例批判優勢族群所造成的觀點偏見,認為新聞媒體總是以白人的觀點看問題,呈現的是「白人的世界」。如今動保批評原民的新聞,部分媒體也是塑造了二元分裂的情緒。有鑑於此,記者在報導這類新聞時,應秉持著多元文化報導的觀念,應深入了解少數族群生活型態、世界觀與風俗習慣。唯有自發性地尊重他人,秉持同理心進行報導,並增加消息來源的多樣性,如引用原民學者的意見,增進原民的發言地位,才是以尊重和理解的態度來面對、報導、展現包容的多元精神。(蘇柔郡/傳播學生鬥陣責任編輯)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