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吃完大餐冒冷汗 恐心肌梗塞發作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3.05.18 00:00

近年多位藝人疑似心肌梗塞病逝,令人聞之色變,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在黃金搶救時間內,必需強調治療快速反應效果,否則患者可能因而喪命。為了搶藥效作用時間,在治療心肌梗塞的抗血小板藥物,將有新突破,今年新藥會上市,比傳統藥物縮短了幾個小時,將患者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

吃完大餐,以及遇到溫度劇烈變化時,突然出現胸悶、噁心、想吐、冒冷汗,往往是典型心肌梗塞症狀。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許多心肌梗塞患者發作時,在醫院急診即有10分之1的人救不回來,而當場死亡,搶時間急救治療顯得非常重要。

心肌梗塞搶救 黃金120分鐘

一般為了移除血管內阻塞的血塊,可能會使用抽吸方式,或給患者服用血栓溶解劑,再輔以抗血小板藥物,封住血小板不致繼續出血。甚至在鬼門關前被搶救回來之後,也需長期服用預防血栓的抗血小板藥物。

新抗血小板藥物 作用時間快

根據國內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新抗血小板藥物可降低死亡率,重點就在於新藥發揮作用時間較快,不需肝臟代謝,就能直接產生活性效果,約比傳統藥物縮短了幾個小時。而且根據國外臨床數據顯示,使用新藥物治療,每50人可以多救回1條人命,以及降低心肌梗塞復發。

殷偉賢醫師表示,台灣約有3至4千人患有急性冠心症,由於發作後死亡率很高,抗抗血小板新藥物的問世,將可造福許多患者,挽救寶貴的性命。

【醫師小叮嚀】:

如果爬樓梯、運動、搬重物等過程,或是吃完大餐,以及遇到溫度劇烈變化時,突然出現胸悶、噁心、想吐、冒冷汗,往往是典型心肌梗塞症狀,代表動脈血管已經硬化,出現斑塊,以致產生急性血栓,千萬不可怠忽,應該儘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120分鐘,打通血管,才能減少預後可能產生的諸多後遺症。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8/13337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