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頂端
|||
熱門: 黃子佼 徐巧芯 地震

自行車傷害/腳踝傷 車友不可承受之痛

欣傳媒/丁彥伶/專題報導 2013.05.18 00:00

根據美國的統計顯示,自行車運動傷害發生率佔全美國運動傷害的首位,受傷部位排名,依序是膝、下背、手、足踝、頭、上臂、頸、髖部,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許宏志表示,很多人忽略騎自行車時足踝的保護,但其實踝部也是自行車愛好者很常見的運動傷害。

其實在自行車運動中,整個動作最多的就屬足部,大部份的人都會擔心膝關節、髖關節受傷,許宏志說,但其實一不小心從自行車上跌下,除了上半身的手部、腕部很容易受傷以外,第二個容易受傷的就是踝骨,一旦踝部扭傷,不要說騎車了,連走路都很難走得穩。

許宏志說,腳踝受傷,最常見的是在踝部外側的距腓韌帶損傷,這是因為踝關節若突然而劇烈內翻或外翻,會使得固定踝關節的韌帶撕裂傷,最常扭傷的韌帶,是位於外足踝前方的前距腓韌帶,一旦突然扭傷,先是會產生劇烈疼痛,之後關節會無法承受體重壓力及內翻動作,扭傷部位會出血形成皮下血腫。

其次是腳踝內側的三角韌帶損傷,雖然足內踝三角韌帶比足外踝韌帶強壯,一般足踝扭傷好發在足外踝韌帶,但是若騎自行車引起較巨大傷害,也很難避免受傷。再其次則是第一大腳趾和第二大腳趾間的「中足韌帶」受傷也很常見。

許宏志提醒,踝部扭傷後,往往走路都走不穩,但有些人為了完成賽事,還是想盡量完成行程,但如果有以下情況發生時,建議一定要停止活動,盡量不要再活動了,否則會帶給踝部更大的傷害。

1.關節無法支撐體重,連站著不動都很困難。2.關節迅速腫脹起來。3.關節無法容忍最小幅度的轉動。4.關節變形或移動時有骨骼碎片磨擦聲。

有這些情況時,一定要趕快休息,並且採取「RICE」處理,R是休息(Rest)休息,I是冰敷(Icepacking)與固定(Immobilization),C是壓迫(Compression),E是抬高(Elevation)。

腳踝關節扭傷後的處理很重要,許宏志提醒,踝關節受傷後宜臥床休息,即使要下地時也應使用拐杖等輔具防止踝關節負重過大,休息最好在兩週以上,不要急著太早活動,不要小看腳踝扭傷,有些人的踝關節傷害會殘留疼痛,甚至長期不癒,影響到行走和勞動,形成慢性疼痛。更多騎乘自行車運動訊息請上【鐵馬向前行】專題http://www.xinmedia.com/n/featurestory_list.aspx?collectionid=159

御風騎車好自在,請進【欣單車】http://solomo.xinmedia.com/bike/

社群留言

台北旅遊新聞

台北旅遊新聞